【东西问】郑永年忆挚友朱云汉:我们在探索往前更进一步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9日 18: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2月5日,著名学者、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朱云汉在家中离世,享年67岁。

  【解说】作为朱云汉的多年好友、学涯伙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回忆了他们这一批同代学者,在东西之间穿梭的共同经验及学术思想的形成。他尤其强调朱云汉在台湾研究东亚及中国政治的独到视野。

  【同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郑永年

  你要讲中国的故事、中国模式,一定要跟其他的模式相比较,跟西方的模式,跟东亚的模式,甚至跟东欧的模式比较,有一个世界的perspective(视角),那么你可以了解到就是西方想知道中国什么,想了解什么。

  云汉的话,在这方面他为什么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有影响力,就是(因为)他(有)一个global perspective(世界视角),所以这一点实际上我们的学者应当学习。光看中国是看不清楚的,光看美国也看不清楚。

  【解说】郑永年将朱云汉的学术生涯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即从西方看东亚,然后反思东亚,再看中国大陆、思考中国大陆如何崛起。对于朱云汉学术思想的转变,郑永年认为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同时也会伴随一定的压力。

  【同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郑永年

  咱们云汉教授所说的,他做“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研究)的时候,他(的观点)在台湾非常popular(流行)。当他要反思台湾的民主,因为人们已经把西方式的民主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了,作为一种价值观,那你去批评它或者去反思它,就有压力了。就像西方的课堂上你说要批评西方的民主,也是很难一样,因为变成政治上不正确了。

  我是觉得云汉教授是一个非常实事求是的一个社会科学家。(他)从经验出发,从实践出发,而不是从意识形态、从价值观出发。

  【解说】谈及朱云汉在中国模式的研究中最重要的归纳发现以及对学术界的启发,郑永年表示,朱云汉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同时把东亚经验、中国经验概念化、理论化,从而推动中西方相互了解。

  【同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郑永年

  云汉跟我们自己就说,西方的这套逻辑我们懂,那么东亚、中国的逻辑我们懂,我们知道怎么去接轨。我是觉得我们是去扮演一个bridge(桥梁)的角色,跨文化,是吧,跨文明的bridge(桥梁)。

  所以我们为什么,你看我们之间的很多人(说)中国怎么了不得,但是人家听不懂。因为你不了解人家,自说自话。你看包括西方,你看现在为什么我们中国好多老百姓也不相信西方的学者,(西方学者)也是在自说自话。(用)意识形态说话,我们好就是好。

  所以我是觉得你怎么样在中西方,(在)中国跟其他国家(之间)弄一个bridge(桥梁),大家都要互相了解,有共识。

  【解说】回忆与朱云汉相识和学术交往的时光,郑永年也表达了对挚友“悄然离开”的遗憾和惋惜。

  【同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郑永年

  我跟云汉也说过,讨论日本,包括台湾,其实很难用西方的东西来解释。如果说“亚洲四小龙”整个知识体系被西方接受“消化”了,那就是(说)未来的希望,就是中国大陆或者印度,因为这是大的经济体,是西方“消化”不了的,所以我们才有希望,才能做出我们的一个知识体系来。

  在“东方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我们不是说deconstruction(解构),光是解构,我们还要建构。你解构了以后怎么建构你这个东西,这最重要,光解构不行。所以我觉得很遗憾,我就说如果云汉教授不是那么早走了的话,他下面还有更宏大的东西。

  杨程晨 陈建新 隋致远 报道

责任编辑:【罗攀】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