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台媒:危机藏转机 台新“财长”须把握改革契机

2012年01月31日 16: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月31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31日发表社论说,迎战欧债风暴,马“政府”第二任的财经“内阁”人事完成初步布局,掌理台湾财务大权的“财政部长”由“经建会主委”刘忆如接任。对她而言,财政恶化危机正是健全财政的转机,端出合宜的税改蓝图,打造“有感”财政改革,此刻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契机,新财长一定要好好把握。

  文章摘编如下:

  迎战欧债风暴,马“政府”第二任的财经“内阁”人事完成初步布局,掌理台湾财务大权的“财政部长”由“经建会主委”刘忆如接任,政务委员尹启铭改掌“经建会”,“经济部长”施颜祥留任;其中,刘忆如与母亲郭婉容同任“财长”的经历传为政坛佳话,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财长”一职在此时此际的重要性。相较于三年多前金融海啸的被动应变,马“政府”这一任显然必须有主动攻势,选择敢言、强势、具国际观的刘忆如,接替温和、执行力强的财长李述德,所期待的不会只是衔命筹措“政府”施政财源而已。刘忆如接下“财长”兵符,能否打造长治久安的财政蓝图,才是最需要讨论的事。

  刘忆如不是财政新兵,甚至可谓老将。过去十年,在蓝绿两党分别执政时期,“政府”曾先后成立财政及赋税改革的临时性组织,推展全面性的财政改革工程,而刘忆如即以咨询委员身分参与,以资历而言足堪付托重任。然而,此次直接掌理财政大权,刘忆如所要面对的财经情势,已与过去十年完全不同,处境甚至比李述德时期还艰困。

  李述德因为任内大幅减税、举债暴增,引起不少批评。但持平而言,李述德接下“财长”不到半年,即遭遇世纪金融海啸的冲击,藉由减税及举债触发经济动能,并非其个人的创念,既是当时的政策趋向,更是举世皆然,而且是不得不然。根据统计,李述德在任三年九个月,总计新增举债总额约8,800亿元(新台币 下同);调降遗产及赠与税、企业及中产阶级所得税率等减税措施,释出降税利益也超过千亿元。手笔之大历年罕见,却也是让台湾在短短一年走出海啸冲击,2010年经济成长率得以冲至22年新高、10.72%的关键推手之一。李述德顺应整体政策所需,大力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纵使不能居功,但论其债台高筑之过,也不应完全归咎于他一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李述德去职的原因,正是刘忆如未来最大的挑战。但是,刘忆如却没有李述德任内相对丰厚的财政筹码。举例来说,2008年金融风暴来袭前,连续五年税收超征,还有三年超征千亿元以上;马“政府”执政第一年,“政府”累积未偿债务占GDP的比重只有29.75%,赋税依存度(赋税收入占各级“政府”岁出比重)高达73%。反观今日的台湾财政,2012年“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已接近36%,距离上限40%不远,换算举债空间不超过6,000亿元;金融海啸令台湾在2009年短征达2,538亿元,赋税依存度更降至61.6%的低水位。

  刘忆如此刻面对的财政状况,可谓是先天不良、后天失调。对内,财政基础脆弱;对外,欧债危机带来经济衰退的隐忧挥之不去,不只出口成长受阻,也将牵动财政收入的稳健性。财政恶化将是马“政府”未来四年最大的施政障碍,在减税已无筹码、举债逼近上限之下,维系经济动能的策略,已难再复制过去四年扩张性财政支出的经验。因此,如何在任期内抢得健全财政的先机,为马英九黄金十年愿景铺下稳固财政后援的基础,必然是新“财长”的第一要务。

  健全财政需辅以健全税制,“政府”当前的财政问题,收入面的严重匮乏,更甚于支出面的浮滥扩张;特别是赋税依存度约仅60%,民众租税负担率亦仅有11.9%的此刻,改革税制应是追求稳健财政最重要的基石。然而,税制改革除了财政收入目的,更不应轻忽公平分配的重要性。税改一旦缺乏公平元素,单为满足财政需求,恐怕亦难符民众所望。继最低税负制与奢侈税之后,证明多数人可接受能兼顾税收与租税正义的加税措施,加税并非执政者不可碰触的死穴。对刘忆如而言,财政恶化危机正是健全财政的转机,端出合宜的税改蓝图,打造“有感”财政改革,此刻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契机,新财长一定要好好把握。

【编辑:丁文蕾】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