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赵启正:民间交流诠释公共外交 软性塑造中国形象

2012年02月29日 08: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 中新社发 刘震 摄  

  中新网2月29日电 香港《文汇报》29日刊出专访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的文章。赵启正,当今中国公共外交理论框架、具体实践和战略方面最有名的权威之一。赵启正认为,民间文化交流方式正是中国“公共外交”的生命力之所在。中国人要“会讲故事”,通过软性地表达和很好的沟通来塑造“中国形象”。

  文章摘编如下:

  很多外国人提起中国,谈及他们认为最能代表中国的元素,可能普遍都会说是中国食物(Chinese food)、中国功夫(Chinese Kong-Fu)以及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

  然而,这些元素是否就能涵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国际社会对复杂而立体的现代中国的了解是否还停留在一个比较肤浅和静止的层面呢?

  利用京奥效应 推广国家形象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被浓墨重彩地渲染的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首次将古老中国的悠久文明正式介绍给全世界,而这样的形式无疑以一种更加软性和有效的方式给国际社会传达了丰富的中国形象。继之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更是以上海为世界大舞台,不仅让中国元素大放异彩,更使得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济济一堂、争奇斗妍。

  赵启正认为,这样的民间文化交流方式正是“公共外交”的生命力之所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深谙公共外交之道的赵启正,十分注重运用多样的方式和方法来促进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友好往来,促成国际社会对中国各个层面的正确理解。

  今天,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的舞台中心,中国与世界有了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现在每年有1200万人出国(出境为4600万人),每年到中国来的外国人有2400万人,民众间的国际交往的接触面远远超过政府交往。赵启正说,中国国民要肩负起和国际社会沟通的责任,每一个国民的微小举动,都是一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公共外交。

  2006年,“第二届东京—北京论坛”在东京举办,包括安倍晋三官房长官和王毅大使在内的政界、新闻媒体、NPO等关心中日关系的有识之士共3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上,有一位中国人,以生动鲜活的事例阐述了中国外交方式的新气象,他坦诚地表达、有趣实在的演讲令在场的听众倍感亲切。他,就是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的赵启正。

  作为中方与会者的代表,赵启正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提出了“公共外交”作为发展中日关系的关键词,强调公共外交来自民间的力量:在为数众多的中国学生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中日关系正在朝向好的方向发展。

  发挥民间外交 加强对外传播

  长久以来,国际社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声音最大的反感和质疑,是认为这些声音多半为“官方宣传”,大多带有政治目的,因而可信性不高,也不感兴趣。而消除这些“成见”,正是赵启正大力提倡公共外交的主要原因,赵启正指出,中国人要“会讲故事”,通过软性地表达和很好的沟通来塑造“中国形象”。

  “公共外交不是否定的宣传,而是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发展有信心并且可以进行说明的途径。”将公共外交定义为“跨越外交途径的两国间的接触”的赵启正,相信随着公共外交的展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中国并领略到“和而不同”中华文化精神。

  “公共外交”是一种面向外国公众,以文化传播为主要方式,说明本国国情和本国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活动。它和政府外交组成国家的整体外交。通过公共外交,可以更直接、更广泛地面对外国公众和主流社会人士,能更有效地增强本国的文化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力,改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国家的利益。(颜菁)

【编辑:程涛】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