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裔老人的天伦之乐在哪里?

2013年07月22日 14: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辛苦做帮工,难得见儿子

  在COBURG的一家2元店里,来自上海的陈叔一大早就把零零碎碎的日用品从店里搬出来,按品种分好,挂上价格牌,等待客人光临。

  这个店当初是陈叔的儿子买的,但现在小生意一年不如一年,压货很多,儿子不愿意赔钱卖掉,想“堤内损失堤外补”,又买了其他生意,就把看店的“业务”交给了退休的父母,勉强维持着。

  陈叔说:“我们老俩口就天天守着这个小店,登高爬梯地摆货,接待客人,我的英文又很烂,纯粹是赶鸭子上架。”

  记者看到,收银POS机上贴着陈叔手写的中文标识,而桌子上有一张纸,上面画着一个老鼠的图案。陈叔苦笑着解释:“人家要买老鼠夹子,在店里找不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搞明白!”

  在COBURG地区,意大利、希腊和一些穆斯林国家的移民很多,英文口音很重,实在难为了本来就说不了多少英文的陈叔!

  谈及儿子,陈叔说:“我们以为他读了书,有了店,这里工资又高,我们来了可以每天看着儿子乐,等着抱孙子了。哪里想到他忙得根本就没时间看我们一眼,更谈不上一起吃饭、外出了!”

  陈叔的老伴不喜欢澳洲的生活,“我们天天能看到的澳洲就是这条街,看到的人就是来店里买东西的,鸡不能和鸭说话,天天打哑语。儿子最关心的就是每天店里结账的事,其他的他没时间说,也没兴趣说。”

  她看上去有些后悔,非常怀念在上海的退休生活,“那时天天可以去公园跳舞,还有很多朋友。”但是,“反正上海的房子也卖了,我们也回不去了。不知道儿子要忙到什么时候才能算一站。老了老了,又开始给儿子打工了!”

  蒙那什大学的老年问题专家谢晨博士指出,这种“投奔”式的老年移民往往非常感性,他们先倾其所有送子女来澳留学,再破釜沉舟投靠子女来澳团聚,但来澳后发现子女根本没有能力照顾自己。这种情况在子女先留学再移民的家庭中非常普遍,年轻的子女往往经济上难以自保,也造成与父母的感情沟通非常有限。

  陈叔夫妇现在才明白,“父母养小,儿女养老”的美好愿景在澳洲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在合家团聚与“养老天堂”之间,还隔着好几座大山。

  老人养儿孙,负担无尽头

  子女尚未度过艰难期,无暇顾及父母。那么,在父母早年先来澳洲、孩子再来投奔父母的家庭中,孩子是否会与父母更亲近呢?

  头发花白的华人刘先生在澳洲已经生活30多年了。当年他自己只身来澳洲工厂打工、做生意,夫人和两个子女都在中国。几年后,他先把夫人接出来,后来又把离了婚的女儿接了过来。但女儿来的时候已经过了求学的年龄,没有什么特殊技能,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始终和父母住在一起。

  辛苦工作了一辈子的刘先生说,女儿原来每周能领救济金,但现在条件越来越严了,需要补习英文、接受技能培训,还要定期汇报自己找工作的情况。女儿性格封闭,没有什么朋友,也不太喜欢澳洲,她往往选择逃避,经常回中国,住在兄嫂家,把儿子留给父母照看。

  刘先生对此毫无怨言,“外孙子现在还小,澳洲的教育对他更好。我们既然还有条件,就先养着他们吧。”

  问题是,老人不是只有一个外孙。

  刘先生的儿子在中国做生意,他本人不愿意来澳洲,只愿意把女儿送过来读书。这样,照顾孩子的责任自然又落到了刘先生老俩口身上。

  刘先生的老伴身体不太好,他既要照顾老伴,经常带她去医院,又要照顾7岁的外孙和11岁的孙女,天天忙得团团转。老人苦笑着说,“我们也就不指望儿女‘反哺’了,等我老了,干不动了,孙子孙女都长大了,我们就去养老院吧!”

  父母先行在澳洲打天下,儿女面临的困难和选择却转变为对老人的折磨和包袱,这也许是刘先生完全没想到的。

  华人服务中心的社工李小姐告诉记者,华人父母关爱孩子,也希望养儿防老,晚年得到子女照顾,但实际上却面临各种压力和困惑。不过,这些老人一般都报喜不报忧,不愿对外透露家庭窘境,

  同住屋檐下,好见不好处

  如果子女在澳洲已经站住脚,生活无忧,再把父母接过来,两代人之间的感情是否就能水乳交融了呢?

  郭先生的女儿没有孩子,来澳洲20多年了,有房有车有工作,按说这父女关系处起来应该简单了吧?一点儿都不!

  他的女儿嫁了个洋女婿,结婚已经10多年,女儿的生活习惯已经非常西化。郭先生只吃中餐,而女儿家“连个像样的炒菜锅都没有,而且她家的碗怎么看都像盘子,即使做中餐也是什么都混在一起,饭菜不分家”。郭先生最爱吃鸡爪子、排骨什么的,但女儿家“从来不做带骨头的东西”。

  女婿不在家的时候,郭先生喜欢帮着收拾收拾,没想到人家不喜欢他随便动东西。“我一个人把家具重新安排了一下,累得够戗,是为他们好。可那个女婿成天皱着眉头说NO!我女儿从来不和我站在一边”。

  女儿却说,郭先生太拿自己当主人了,像老太爷一样成天指手划脚,“他天天要午睡,还老想把中国的厨房搬到澳洲,让别人都顺着他”。在她眼中,六十多岁的父亲,身体很好,按照澳洲的标准,还算不上真正的老人。让她不满意的还有:父亲从来不管场合,穿着睡衣吃饭,去卫生间不关好门;明明有衣柜,他却在门背后钉钉子挂衣服。

  父女俩天天为诸如此类的小事起摩擦。郭先生在这个花园洋房里越住越别扭。

  “你不知道,我这个女儿就是一个崇洋媚外的典型!”郭先生忿忿不平地对记者说,“她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女儿了,变得很陌生。她好像都忘了她是个华人,我好像生活在别人家里。”

  谢博士指出,在子女与西人结合的家庭,华裔老人都要面临饮食居住、生活习惯的差异带来的矛盾,特别是文化和观念方面的尖锐冲突,做到和谐共处非常不容易,很多家庭最后都出现裂缝,发生争吵。

  中国的社会问题专家曾经就两代人同住的问题提出,子女和父母应分开住,但距离以“一碗汤距离”为最佳,也就是说,“当把汤煮好端到父母家,汤还没凉”,这样的距离最有利于各自拥有空间和自由,以免摩擦频繁,但同时能及时相互照顾。

  但对更多的华裔老年新移民来说,这样的理想状态可望不可及。因为他们来澳洲本来就是要和子女同住并帮忙照顾下一代的。

  育儿经不同 两代起摩擦

  如果说前文提到的陈叔夫妇做“帮工”是在儿子的店里耗时,那么,张妈妈则是在儿子的家里费力。不光费力,还不讨好。

  张妈妈是个勤劳节俭、吃苦耐劳的甘肃农村妇女,丈夫去世后她被儿子接到墨尔本一起生活。儿子儿媳都有稳定的工作,她的任务是带孩子,做家务,照顾全家的起居,本来应该其乐融融了,但张妈妈没有想到在澳洲带孩子这么别扭。

  “儿子从老家出来不容易,我本来想能给儿子当个好保姆,可是现在觉得自己左右不是。”她举例说,自己尽心尽力想让孩子吃好,可儿媳妇一会说饮食脂肪太高,一会儿又说蛋白质不够;她喂孩子吃饭,怕孩子摔着,儿媳妇却说孩子应该自立,不用管。“冬天这么冷,我给孩子做的棉衣她不让穿,说我管得太多,就让孩子穿个短裤。”

  那张妈妈的儿媳妇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她告诉记者:“婆婆帮孩子帮不到点上,我还是觉得自己带孩子好些。”

  据记者了解,两代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差异,文化程度并非唯一的原因。教师出身的谢老师和女儿照样摩擦不断。

  “我不是没文化的人,对孩子心理也很了解。但我女儿就是老挑刺,倒好像我需要她给我上课!”谢老师快人快语,“这里的孩子最大的特点是自私,没有中国人先人后己的教育。老师也告诉孩子‘你自己最重要’。我孙子已经8年级了,在家里就需要给孩子补课,不能让他们变得像当地一些孩子那样不懂事。但女儿根本不认可。”谢老师的女儿却说:“我妈妈在中国当老师当得很偏执,根本就不了解这里的教育理念。而且,她只是外婆,不是母亲,培养孩子首先是我的责任。”

  对下一辈的教育方式、理念不同,直接导致了老年父母和子女的冲突,一般不会局限在对孩子的态度上。当这种冲突扩展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天伦之乐往往就变成了“天伦之忧”。

  (摘自澳洲网 www.au123.com/  作者:虹子)

【编辑:吉翔】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