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美财政僵局凸显值得观察及省思之处

2013年10月14日 14: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世行行长:美国债务违约威胁全球经济  来源:中央电视台

  中新网10月14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14日刊载社论指出,庞大财政赤字一直是美国政府最头痛的问题,执政的民主党及共和党对解决财赤问题意见南辕北辙,又分别掌控参众两院,持续政治角力和恶斗,遂导致目前僵局。综观美国财政僵局问题的演变,有几点值得观察及省思之处。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因国会临时预算案协商破裂,10月1日起部分政府机关暂停运作;10月17日前国会若无法就调高举债上限达成协议,将导致债务违约风险,并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及经济动荡。近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已就化解财政僵局问题进行商讨,能否在17日期限前达成协议,备受关注。

  庞大财政赤字一直是美国政府最头痛的问题,执政的民主党及共和党对解决财赤问题意见南辕北辙,又分别掌控参众两院,持续政治角力和恶斗,遂导致目前僵局。

  追根究柢,造成美国两党恶斗的源头是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方案,也就是所谓“奥记健保”,其目的是将占美国人口约10~15%、无力负担高额商业保费的低收入户纳入健保。这项旨在照顾穷人的医改法案是奥巴马致力推动的重大施政,但因需由纳税人在未来10年多支付4,000亿美元,故遭到反对增加纳税人负担的共和党强力反对,甚至为此打宪法官司;去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奥记健保”合宪,但共和党仍持续抵制。

  10月1日美国政府被迫局部关门,就是因为共和党占多数的众议院坚持临时预算案通过须以“奥记健保”延迟一年实施为条件。由于共和党受思想极端、坚拒增税及帮助穷人的茶党所挟制,宁可拖垮政府,亦不肯和奥巴马妥协,从而导致17年前政府被迫关门事件重演,预估每日至少造成3亿美元经济产值的损失。

  惟比政府关门更严重的问题是,美国国家债务总额将在10月17日触及法定上限,届时政府可供运用的现金不足300亿美元,若国会未能及时通过立法提高举债上限,将迫使美国政府大量削减支出并延后各项社会福利支付,同时也可能使美国政府无法支付国债利息,导致美国史上前所未见的债务违约风险。两者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及经济的可能冲击已引起高度关注,上周20国集团(G20)峰会与会财长们即共同呼吁美国,应即刻采取措施解决政治僵局。

  美国政府岂会不知问题严重性及急迫性,原本立场强硬的奥巴马及共和党皆已展现愿意协商的诚意,共和党已提出短期上调债务上限方案,奥巴马亦在白宫与共和党代表会面交换意见。细究上周共和党两项提案:一是将美国债务上限临时上调六周,并同意结束政府部分关门状态,交换条件是须进行包括削减社会保障和美国联邦医疗保险等福利措施的更广泛预算谈判。二是同意在更长的时间内按当前的经费标准维持政府运转及赋予更大灵活性,债务上限上调时间可延长至明年1月底,惟须附加废除或推迟征收医保法案规定的医疗设备税等条件。

  白宫对共和党将触及债务上限的最后期限推迟和预算谈判绑在一起仍有很大顾虑,奥巴马还批评举债上限延六周的提案是不智之举,但并未拒绝继续协商,一般预料,在10月17期限前应会达成短期解套方案,后续协商恐仍难避免双方的摊牌。

  综观美国财政僵局问题的演变,有几点值得观察及省思之处:第一,美国债务问题积重难返。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严重,今年预估仍高达6,000亿美元,累计债务余额高达16.7兆美元,将近2001年5.7兆美元的三倍,占GDP(国内生产毛额)比率106%,已接近南欧高负债国家比重。奥巴马政府必须严肃面对此一问题,否则,势将在美国国内及国际上引发连锁性政经效应。

  第二,美国两党斗争表面上是各自坚持经济理念,但骨子里却都是政治盘算,奥巴马既坚持“奥记健保”,却又不愿认真面对减赤问题;共和党受茶党挟制,政策荒腔走板;两党各为己身政治利益任令“民主政治”精神荡然。

  第三,因国会结构及持续政治恶斗,美国财政僵局将不时复发,财赤问题根本解决遥遥无期。大国堕落一至于斯,能不令人浩叹。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