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港报:热衷修订防卫政策 令日本更疯狂

2014年07月03日 15: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7月1日,在日本东京首相官邸,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记者会上谈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当日,日本政府召开临时内阁会议,通过了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这意味着日本战后以专守防卫为主的安保政策将发生重大变化。  

  中新网7月3日电 香港《大公报》3日刊文指出,安倍晋三努力追寻的“集体自卫权”宪法解释工作,显然正在向最终如愿的路径迅猛推演。自民党和公明党讨论内阁决定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决议案文本,从而意味着日本即将享有主动开战权。事实上,真正危及区域稳定的事态发展并不局限在日本内部的各种博弈层面,而更与美国的战略趋向存在密切联系。

  文章摘编如下:

  笔者之所以对正在修订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给予特别关注,显然是因为其运行路径是尽力将日本“专守防卫”的往昔国防政策而向“动态防卫”转变;只要感受一下日本对第四军种(也就是海军陆战队)的热衷,世人就可以得出这样的预言:进攻性的军事战略将成为日本的主要选项。可以说,作为冷战产物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不仅没有因为冷战结束而寿终正寝,却反而在“精神”层面发生了值得密切关注的某种变异。

  在美苏对抗最为激烈的时候,日本也只是防止苏联侵略自己,而从来没有过直接挑战之意向;相反,针对中国的“新冷战”尚处酝酿状态,根本没有正式成形,而日本的动向却以强势进取的姿态呈现,这究竟反映了怎样一种思考因由呢?或者更具体点:日本对苏俄疲弱而对中国强势,是源自美国的鼓弄还是基于日本自身的选择呢?

  在笔者看来,虽然美国一直在《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制定和修订方面扮演主导角色,但日本究竟怎样接受指派,则恐怕也不是美国可以“为所欲为”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日本对苏俄疲弱而对中国强势”,或许也是因为美国知悉日本特点而被迫作出的“适应世情需要”的选择。所谓日本特点,便是海战擅长而陆战欠缺,以致美国必须接受日本的选项。

  众所周知,不论是中日之间的甲午海战,还是日俄之间的对马海战,抑或是日美之间的偷袭珍珠港海战,均显示日本对海战的擅长;相反,不论是二战之前的诺门坎战争和张高峰战争,还是二战后期苏军瞬间歼灭经营几十年的日“关东军”,同样突出显示了日军不擅陆战的特点。事实上,美国之所以不要求日本依据《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而直接挑衅苏俄,可能也是其源于知悉日本特点的缘故。

  正由于日本擅长海战,而中国对海洋权益的关注日益提升,以致美日双方可以轻而易举的将《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从往昔的“专守防卫”而转向“动态防卫”;因为,美日双方的特点和意向具有“一拍即合”的契合性。事实上,在《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作用对象之具体问题上不敢挑战苏俄而不加掩饰地蔑视中国,显然与其往昔的历史记录存在密切关联。

  中国人必须意识到,虽然“美防日”的判定并无实质性错误,但如果体验一下美国可以允许“基地”组织介入令利比亚“变天”的经历,那么,美国允许,甚至促使日本在中日博弈的进程中采取极端做法,实际上都不应该感到任何困惑和意外。

  理据很简单,日本有重燃军国主义的冲动,而日本意向又与美国战略契合,最后再加上中国的海洋战略又与日本的擅长海战的特点相互抵触,在此背景下,任何想象不到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上演。(邱波邱啸)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