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报析“冰桶效应”:公益的热闹和门道

2014年08月22日 14: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8月20日,10余名爱心志愿者在重庆洋人街水公园玩起“冰桶挑战赛”。当日,重庆洋人街邀请了10余名社会爱心人士,利用冰块和水混合,从头部直冲而下。活动现场也吸引了不少游客一同参与。该活动旨在是让更多人知道被称为渐冻人的罕见疾病,同时也达到献爱心帮助治疗的目的。陈超 摄  

  中新网8月22日电 台湾《联合报》22日文章称,最近几天,堪称清凉又火热的冰桶秀持续上演,却也终于引发不同意见,连柯文哲都说应“适可而止”。倒是金城武用除湿机余水加冰不点名自泼,让人拍手称帅。无论如何,柯说“应回归社会福利政策来解决问题”,确实点到了问题关键。

  文章说,这次为渐冻人募款的活动,可谓名利双收,从政商名流到大明星都参上一脚,自娱娱人,还赚到热心公益的宣传效果。慈善活动办出这样的局面,可谓达到多赢目的。但现在不仅有人呼吁留意,莫使“关怀渐冻人”的主旨反而沦为附属品;更有人提醒其后遗症,因罕见病领域里有待关怀者众,如果某单一主题过度膨胀,可能掩盖、甚至剥夺了其他不同病患需求的资源。

  分析指,确实如此,这向来是公益活动的两难。每当出现一次“放烟火式”的民众爱心大捐输,接下来,往往就是其他弱势团体的一场“大寒冬”。台湾从九二一地震、八八风灾、日本核灾捐款乃至最近高雄气爆的民间捐款活动,都反映台湾人的爱心能量惊人。但其后,往往就进入一般善心捐款青黄不接的窘困期。这种经验对募款单位和公益平台周而复始,也难怪社服团体宁可呼吁细水长流式的捐款,将行善落实于日常关怀。

  所以,文章表示,公益活动引人看热闹过后,应回到专业经营“门道”,才是长久之计。柯文哲主张回归社会福利政策,却也承认他“还没想好”,其实专业团体早有经验传承。除了政策之外,民间力量应接棒演出,不仅企业应了解“社会责任”之所在,连号称“社会企业”者也能站稳脚步,号称“卖一捐一”的TOMS鞋是最著名的例子。若能令社会大众行善于日常生活之间,才是公益的最佳营销。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