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电视产业捆绑频道 捆不了观众

2015年03月30日 14: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3月30日电 西方媒体常举唱片业衰退为例,比喻电视产业现在面对的困境。台湾《中国时报》30日文章表示,工具平台的方便与传输质量的优化,引发消费者自主意识的革命性消费行为。消费者不想再被“捆绑”。缓解这个困境,更积极重大的转变是频道业者选择切入网络串流市场,另行自创单价便宜,属于自己品牌的网络串流平台,跳脱有线系统台,直接面对消费者。

  文章摘编如下:

  以往,消费者只为了要听几首热门单曲,就必须购买一张完整的唱片。自从发明了“下载”及“在线收听”,消费者只要选择自己想要的那几首歌曲,在线付费即可下载收听。消费者还可以透过行动软件,自行组合不同演唱者的曲目、类型,编组自己个人化唱片。

  一张唱片的营销宣传、实体制作与贩卖通路费用,几乎占据三分之二成本,透过下载在线收听,大幅缩减产制营销成本。就消费者来说,以合理的单价,享受自己需要的特定产品,既符合经济效益,也精准的反映是哪些歌曲,受到不同分众愿意付费的喜好程度。

  就创作者来说,不必再虚耗大量资本,集满8首或10首歌曲才有唱片问世、打广告宣传的机会。就发展趋势来说,唱片公司过去的营运模式虽然萎缩了,但音乐产业仍然旺盛。实体贩卖唱片的通路虽然减少了,但在线平台繁荣了。消费者获益,具备词曲创作才华的音乐人,借单一歌曲,选择有效平台,营销精准的对象,得以发光发亮。

  工具平台的方便与传输质量的优化,引发消费者自主意识的革命性消费行为。消费者不想再被“整张捆绑”,不想间接承担唱片发行公司乱枪打鸟的高营运成本,消费者颠覆了唱片业走过崎岖的路。曾经盛极一时的录像带产业,也在处境相似的路上,消声匿迹。

  放到电视产业的生态来看,有线系统台就像唱片发行公司。系统台推出的频道“统包订阅”,就像唱片公司为了达到约定俗成的销售价格,包装出凑满两面的一张唱片。消费者往往只要看其中少数几个频道,却要为包在一起,但完全不想看的频道,付出不合理的剥削价钱。

  在还没有其他可替换的选择之前,消费者接受了“必要之恶”。但当方便实时的大门一开,在线可看,视频网站可看,透过行动工具可看,甚至透过游戏机都可收看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想被“统包捆绑”所剥削,甘脆整包抛弃有线系统台,也抛弃了原本在有线系统台受到消费者欢迎的某些个别频道。

  频道业者与内容生产商,被新生世代抛弃有线系统台捆绑包裹的现象与统计数字“吓到了”!单就老美来说,从去年下半年至今,美国户数的40%,都至少订购了一个网络影音串流服务。消费影音产品的“场地”,大半都离开接上有线系统台的电视机。于是,频道业者开始推动授权自己的影音内容给著名的网络影音串流网站,提供点选服务。

  一向被有线系统台垄断、被视为开放最后一里路的频道直播,也开始逐渐松绑。由此新生的影音串流平台,若还选择贩卖“捆绑频道”的形式,也因价格与诉求的分众兴趣,将频道数控制在20~30个,不像系统台动辄以百个频道的收费起跳。有的串流网站推出单独订购,随时可退的完全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服务。

  更积极重大的转变,是频道业者选择切入网络串流市场,另行自创单价便宜,属于自己品牌的网络串流平台,跳脱有线系统台,直接面对消费者。唱片与录像带产业留下深刻荆棘的记忆,频道业者救亡图存的新创之举,方兴未艾。(吴戈卿)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