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公网:当男子汉成稀缺 拿什么“拯救男孩”?

2015年10月13日 14: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中新网10月13日电  清朝皇族的教育理念是“宁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绵如羊”。对此,香港大公网日前刊文称,我们也应该避免“绵如羊”、“肌无力”,让男孩子威猛起来。要让多元化、个性化教育评价落到实处,建立针对男孩子的管理方式,允许他们“闹一闹”,允许他们张扬个性和活力,多一些转化和爆发的机会,多一些耐心期待。

  文章摘编如下:

  据报道,“男孩危机”是中国教育难题。为此,南京新城中学开启“男孩教育”系列活动的第一讲,关注男女比例失调和日益凸显的“男孩问题”,针对男孩在初中阶段身心发育和行为习惯的特点,研究并初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男孩教育”模式,引导新城初中的男生逐步形成深邃的思想,拥有渊博的知识,修炼儒雅的气质,培养果敢的精神、合作的态度和勇于担当的意识。希望培养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其实,就是南京这所学校,不举办“拯救男孩”之类的教育论坛,我们也已感受到,当下的不良的教育文化和环境,就像是一个无形的笼子,把男孩捆绑其中,只能在有限的空间活动,而不能有丝毫的超越和犯规。就像是一条无形的锁链,锁住了与生俱来的粗犷、个性,他们不得不“戴着镣铐跳舞”,其身心发展,人格发展,创造力发展,个性发展,受到极大抑制。

  比如,当下,在课堂上善于质疑、敢于提问、挑战权威的男孩子少了,取而代之的安安静静、不敢乱动、不乱说话。在运动场上,善于奔跑甚至“野蛮其体魄”的竞技性体育项目,少了很多。桀骜不驯、敢说敢做、敢于担当、风风火火、善于发言等男子汉豪情,萎缩很多。

  很多男孩儿越来越“面”,像面团一样软,像面条一样脆弱。让这些孩子和那些具有虎狼性格的国际人才相比,孩子就像听话的“小绵羊”。所谓的竞争,真的很无力。所谓的发展,真的很让人担心。

  清朝皇族的教育理念是“宁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绵如羊”,我们也应该避免“绵如羊”、“肌无力”,让男孩子威猛起来。

  要放大“父教”在当下教育中的构成和分量

  教育学认为,母亲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父亲带来价值感。孩子的成长,既需要母性的温柔体贴,也需要父性的威猛健壮。耶鲁大学一项持续12年的研究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杜布森认为:“让一个男孩和一个合适的男人在一起,这个男孩永远不会走上邪路”。这就是父教的“不言而教”的熏陶影响。他无形中会将男性自身的力量、阳刚性格、桀骜不驯等男性性情,传递给男孩子,让他们具有“雄性基因”。父教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遗憾的是,当下很多幼儿园和小学,男教师非常少,学生受到的多是柔性的影响,想不绵柔都难。再加上家庭文化,一向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维,很多父亲对教育孩子不屑一顾,认为那是“女人才干的活儿”。

资料图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资料图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在被问到“心情不好时,谁最能理解、安慰你”时,仅有10%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排在第四位;在被问到“空闲时间,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时,仅有6.9%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排在第五位;在被问到“谁最尊重你,让你感到很自信”时,仅有15.5%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排在第四位;在被问到“内心的秘密,你最愿意告诉谁”时,仅有8.5%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排在第四位。

  对天津市9个区县1054人的调查显示:在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子女教育父亲“缺位”的情况,母亲是子女教育的绝对主角。男孩子没有体验到,或者没有能从灵魂深处认识到,男性应该具有的风风火火的青春个性和能量,怎么不形成成长缺憾呢?

  因此,学校的教师构成多一些“爸气”,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编制的调整,多增加“男阿姨”、“男教师”的总量,满足男孩子们的发展需求。父亲在家庭中也应该担当起教育责任,多去陪陪孩子,在孩子最孤独的时候,也能送上最贴心的安慰,或者带孩子参加一些对抗性、竞争性体育项。这样的影响多了,男孩子的阳刚个性,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展。

  多一些多元化、个性化教育评价

  大千世界只有保持了多元多样化,才能释放出更多美丽,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张扬了个性多元化,孩子的发展才能更充分。比如男孩子体内有高出女孩15倍之多的睾丸素,喜欢奔跑,活动能量大,评价体系,就不能一味用女孩子的“安静”、“听话”,当成最高标准,去束缚男孩子们。

  甚至将好奇、好动的男孩子,打入另册,无情淘汰等等,“当一个男孩体内的每一根神经都催促他去跑去跳时,他却必须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后面,听上8小时课,这是一种摧残。”

  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中小学,为了提升所谓的管理效果,班主任和学校评价,多将整齐划一、规规矩矩,当做了最高标准,将“听话”放到了第一位。男孩子好动、好奇的优点,在评价制度面前,成了致命的弱点,这些孩子不得不收敛起自我个性,学会驯服和听话。久而久之,错过了天性的舒展、最佳的人格发展阶段,也就容易养成“男孩儿发展女性化”的不良态势。

  要让多元化、个性化教育评价落到实处,建立针对男孩子的管理方式,允许他们“闹一闹”,允许他们张扬个性和活力,多一些转化和爆发的机会,多一些耐心期待。正如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华所言,“男孩教育和女孩教育首先是两种有差异的儿童文化”。

  “既然有差异,我们就不能简单以女孩为标准多一些“因性施教”意识,来衡量男孩,或者反过来以男孩为标准来衡量女孩。”接纳、正视这种差别意识,用新观念推动新行为,男孩退化的现象才有望得到纠正。(雷泓霈)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