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国侨报:全球机器人大会的中国思考

2015年11月26日 10: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11月24日,一款机器人挥动手臂,唱着歌曲《小苹果》,吸引小孩的注意。 中新社记者 赵隽 摄  


视频:世界机器人大会:机器人可打球吹笛 有望在多领域服务大众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26日电 2015年全球机器人大会近日在北京举行。对此,美国《侨报》25日评论称,日本、美国等国展出的机器人,要么形象逼真足可以假乱真,要么智能表现让人叹为观止。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关乎视觉和科技的盛宴。各国机器人扎堆北京,对中国机器人企业而言是“自我丈量”的难得机遇。

  文章摘编如下:

  近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成本骤升,“机器人替代人”正成为时代趋势。但中国机器人替代人工率仅为0.3%,不足国际平均数字一半。这暗示机器人在中国有着巨大市场空间。201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更让全球机器人企业开足马力抢夺中国这块“蛋糕”。

  这个大背景下,中国机器人企业也迎来发展春天。这其中,既有企业抢夺市场的商业冲动,也有地方政府政策扶植的推动。至今,中国俨然已是机器人生产大国。

  不过,单靠速度冲刺和数量累积,并不等于能成功逐鹿中国市场。机器人替代中国人工率的比例的确有上升空间,但这并非是说只要是机器人便总有“用武之地”。中国在机器人方面起步晚,机器人企业处在产业链条低端位置,自主制造的机器人从事的也多是码垛、搬运等低技术类作业。显然,中国机器人的内涵和品质,并不能满足一些技术精密型企业的刚性需求。这恰是国外机器人的最大优势。

  北京举行的机器人大会上,日本等国便展示了大批智能兼具灵巧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大多能针对不同场景,做出不同的应变措施。它们有的能被应用于恶劣环境下,有的则可服务于商务和生活。

  随着“十三五”规划步入实施,中国在养老、医疗、卫生、环保等领域将释放出更多对机器人的需求空间。比如,护理机器人、客服机器人便可能被广泛应用。能否把握住难得的机遇,实现中国机器人“蜕变”,归根结底要求中国企业在技术攻关、科技创新上多下功夫。

  从另一层面讲,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技术标签,智能制造又是制造业的关键指标。当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后,中国对机器人产业寄予的期望比以往更急切、紧迫。说到底,这不仅事关中国产业升级转型,也事关中国制造未来竞争力。期望这次全球机器人大会,能让中国更快找准定位、精准发力。(钟海之)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