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时报:金马奖须厚植民众对电影的兴趣

2015年11月27日 10: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25岁的台湾演员李鸿其凭借在《醉·生梦死》中的出色演出,获最佳新人奖。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摄  


视频:《麦兜》系列电影再获金马奖 出品方:平凡坚韧打动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27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27日文章称,一年一度的金马奖颁奖典礼,又在风光中落幕了。颁奖典礼虽然好看,但仍需紧凑。节目超过两小时,太过冗长。此外,以今年的节目内容来看,两位主持人认真卖力,有目共睹,然而,在此场合,主持人只是串场灵魂人物,不宜过度表现自我才华,也不适合多话。开场时小秀一段足矣。毕竟,绿叶不宜遮掩红花。

  其次,颁奖人的角色,也还是绿叶,荣膺颁奖者,已有光环,废话少说为宜。有关颁奖者得过几次大奖或还会不会得奖的言语,听起来小鼻小眼而酸腐,只会削弱明星光环,尤应避免。

中时资料图

  该文称,真正主角,当然是获奖者,对其限时发言,自属失礼;但领奖后若长篇大论,亦属不宜,好像一辈子没得过奖一样,有失巨星大器。

  此外,在入围及得奖名单中,有好几部片子都没有在台湾正式上映过,这实在是在制度面最为怪异之事。“文化部长”坐在第一排,似也不以为意。金马奖虽已海纳百川,接受全球华语电影参赛,但这毕竟是台湾主办的电影奖,颁奖典礼实况转播的主要观众,也是台湾民众,结果在颁奖典礼上出现一大堆台湾人看也没看过、听也没听过的电影片名,岂非怪事?就以去年得奖大片《一个勺子》为例,直到最近才要在台湾上映,文化部门难道不应出面解决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吗?

  最后,文章建议,金马奖执委会应该多做一点提升民众电影素养的社教工作。

  就以今年荣获数大奖的《聂隐娘》一片来说吧!该片在国际影展上大获殊荣,也获得金马奖评审的一致肯定,但许多人反应难窥其艺术堂奥也是事实。电影的艺术价值再高,终究是要拍给观众看的,相信侯孝贤也不至于大师身段到根本不在乎观众反应的地步。那么,对于如此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品,执委会何不办几场演讲或座谈会,让大家更懂得该如何欣赏本片,以提升民众的电影素养?

  就不说艺术电影吧!其实,大多数人连金马奖各奖项的定义,也不见得有多了解。例如,导演到底在做什么工作?各技术奖项的入围者又在电影制程中需要完成哪些任务?这些对电影人而言的基本常识,观众可能看了一辈子电影也不了解。于是,在颁发技术奖项时,一般人其实是有疏离感的。因为,根本不知道得奖者在做什么,更不了解得奖者在入围名单中胜出的门道为何?

  所以,电影如果要成为重要的文化工业,除了要有持续投入的电影工作者外,提升观众的电影素养,以厚植民众对电影的兴趣,实在是当务之急的重点工作,也是金马奖执委会的一种社教责任。(胡幼伟)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