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亚洲大象”印度走路蹒跚但很稳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大公报:“亚洲大象”印度走路蹒跚但很稳健
2009年06月10日 11: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10日电 香港《大公报》10日刊出署名文章说,人们喜欢把印度比作大象,它蹒跚地走路,但很稳健。印度民众在时局动荡之秋追求稳定。对于印度新一届政府来说,如何在国际金融海啸面前维持印度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给选民以信心,如何保持印度社会的长治久安而不被恐怖势力袭扰,将是两个不易解决的难题。

  文章摘录如下:

  人们喜欢把印度比作大象,它蹒跚地走路,但很稳健。以总理辛格为首的印度新政府5月22日宣誓就职后,其内外政策走向成为印度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新任财长慕克吉5月23日对媒体表示,保护印度经济免受国际经济衰退带来的冲击,是新一届政府的首要任务,同时新政府将采取措施激活本国经济,保持经济增长。

  新外长克里希纳在会见记者时表示,印度外交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印度政府的目标是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经济增长,做到这一点需要和平安宁的周边环境和有利的国际环境。

  印度民众投票选择稳定

  本届人民院选举曾被认为是印度独立以来政党间竞争最激烈的一次,国大党和人民党两强都使出浑身解数,志在必得。结果,国大党不仅在席位数上超过对手,甚至还赢得了原本属于人民党和印共(马克思)势力范围的一些邦的支持。应该说,国大党取得这一成绩得益于其五年来的执政成果。

  选举结果反映了印度选民在时局动荡之秋追求稳定性与连续性的一种心态。去年9月份以来,美国金融风暴导致了全球经济危机,印度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也受到不小冲击。印度股市在一年之内缩水50%以上,市值损失超过30万亿卢比。4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工业生产已呈负增长,为16年来首次,外贸出口下滑33%,经济形势严峻。

  从安全形势来看,印过去几年连续遭受严重恐怖袭击,尤其是去年11月26日的孟买恐怖袭击案更令维护国内安全的挑战显得非常突出。从地区和周边形势看,整个南亚地区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巴基斯坦局势不断恶化,尼泊尔政局动荡,斯里兰卡“打虎”行动虽然宣告结束,但民族和解问题仍前途漫漫,孟加拉国国的国内局势也并没有完全稳定下来。

  这些内外形势叠加起来,构成了印度选民追求政府的平稳和连续性的心理基础。从国大党的主要对手来看,印人党以搞“印度教至上”运动起家,个别人在竞选中煽动民族宗教对立情绪,在重要政策领域宣称将“重新谈判”印美核协议,甚至扬言“会考虑重新进行核试验”,总体上给人以“带来动荡”的印象。“第三阵线”政府在印度政坛上曾数次出现,但昙花一现,在选民心目中“短命政府”的印象难以抹去。与此对应,国大党展现给选民的是一个负责任的全国性政党、一个能够带来稳定发展的政党,因此受到选民青睐。

  数据显示,国大党在本届大选中的得票率接近40%,比上届大选增长了10个百分点还多,并在新德里、孟买这样的大城市获得“完胜”,赢得选民的巨大信任。印主要英文媒体《亚洲时代》社论写道:“在局势动荡的艰难之秋,人民投票选择了稳定。”

  印政府面临两个难题

  最近,印度经济界人士在谈论本国经济时比较常用的两个词汇是“渐进改革”和“使所有人受益的增长”,并认为这两个词汇能够概括新政府的经济政策。

  印度政府实际上面临“两个印度群体”,一个是占全部人口70%以上的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其贫困人口的比例仍在30%到40%之间,时刻需要政府提供社会援助以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另一个是城市中产阶级、高收入阶层和企业界,他们期待政府扩大开放、对国有机构逐步实行私有化、吸引外资、减少公共福利支出。虽然不能说这两个群体相互对立,但他们对政府的诉求有所不同,常常会发生矛盾。

  印度目前正面临世界经济衰退和诸多国内难题。印度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按照某些人设想的那样把政府社保基金私有化,那么一旦发生金融危机,贫困人口连吃饭都无法保障。更严重的是,在印度一些贫困和边远地区,一些反政府武装和分离主义武装不断制造暴力事件,印度政府已将其看作对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

  为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新政府可能会在外资流入、出口贷款、零售业放开、企业税收、农村贷款、扩大地方经济项目自主权等方面,进行一些有限改革以刺激经济。但辛格在新任期的基本政策仍将是稳中求进,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保持增长。

  总之,对于印度新一届政府来说,如何在国际金融海啸面前维持印度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给选民以信心,如何保持印度社会的长治久安而不被恐怖势力袭扰,将是两个不易解决的难题。(寒江雪)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