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日报:富士康“跳楼文化”的反思——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澳门日报:富士康“跳楼文化”的反思
2010年05月19日 15: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19日电 《澳门日报》19日刊发社论《富士康“跳楼文化”的反思》。社论说,跳楼事件接连发生,一方面暴露富士康在管理理念、制度、方式等方面存在漏洞不足,企业不仅要在物质上保障员工权益,还要在精神层面体现对员工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反映出社会对这些“城市孤岛”居民的漠视。富士康所面临的问题正是“转型中国”问题的缩影。

  文章摘编如下:

  富士康“九连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九连跳”的提法并不准确,富士康自杀事件早于二○○七年便见诸报端,当年六月十八日,富士康一名侯姓女工在厕所上吊自杀。去年富士康也曾发生多宗跳楼事件。不过,今年该企业跳楼事件达到令人震惊的程度,不到半年,就接连发生九宗,造成七死二伤。

  今年跳楼的九位当事人均为“80后”、“90后”的年轻员工,他们多数在入职半年内出事,有两人入职才一个多月。这些年轻生命为何会过早凋谢?富士康这个堪称世界规模最大代工企业、中国出口额最大的企业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它为何会被网民戏称为“赴死坑”?“N连跳”事件可还会持续?

  据内地一些媒体调查,富士康是标准的代工企业模式,从不欠薪,加班费按时发放,企业设立了自保基金和救助基金,为员工报销医疗费用和帮助有困难员工,员工每年还有五天带薪假期。从这些福利制度看,富士康并不像以往的“血汗工厂”。

  一些细节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事情的真相。富士康员工告诉记者,在每天十来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上司严禁她们说话,哪怕说几句话都会被痛骂甚至记过。在工会组织的一次活动上,有一个游戏,如果能说全一个宿舍的室友名字的可以拿到一千元奖金,结果在场数百名员工能做到的只有一人。

  富士康在内地有百万员工,其中深圳工厂便有四十多万人,其人口规模几乎与澳门相当。工厂里银行、网吧、游泳池、篮球场、书店、咖啡厅、快餐店等日常生活设施和文体娱乐项目应有尽有,俨如一个“小城市”。

  但这个“小城市”,人与人之间好像一个个各不相干的碎片,孤独而冷漠地生存着。《南方周末》派“卧底”记者暗访富士康一个月,发现企业员工相互之间除了第一人称之外,都以“屌毛”这个粗俗的字眼来称呼对方。“屌毛”自杀了,同宿舍的人甚至不知道他的姓名——大家都是“熟悉的陌生人”。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自杀论》中写道:“个体的社会关系越孤立、越疏离,便越容易自杀”;“集体的力量,是最能遏制自杀的障碍之一”。

  富士康形同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城市孤岛”,数十万员工在“孤岛”里每天工作十多小时,有限的工余时间只能到网吧、篮球场、溜冰场等有限娱乐场所消遣,生活枯燥乏味。

  与需要迫切解决温饱问题、任劳任怨的“60后”、“70后”打工者明显不同的是,时下的“80后”、“90后”打工者文化程度更高、养家糊口压力减少,更追求自身个性发展,有很强的维权意识。当他们在物质和精神的追求无法满足,理想出现迷茫;遇到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无人倾诉、分担时,往往容易产生绝望情绪,做出极端的行为。

  跳楼事件接连发生,一方面暴露出富士康在管理理念、制度、方式等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企业不仅要在物质上保障员工的权益,还要在精神层面体现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亦反映出社会对这些“城市孤岛”居民的漠视。

  富士康问题并非个案,在中国,像富士康一样拥有几万、十几万、数十万员工的大型企业并不少见,富士康所面临的问题正是“转型中国”问题的缩影。数以亿计的迁移人口,因城乡二元结构等障碍,在一个个“城市孤岛”中默默奉献青春。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