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树平:双主体确保建筑质量安全

2014年04月18日 16:37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参与互动(0)

  浙江省奉化房屋倒塌事故发生两周以来,关于房屋质量安全的讨论一时间占据了各大媒体的主要版面。一幢住宅楼的坍塌,不仅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更让百姓对于房屋安全的信心遭到沉重一击。类似的事故今后能否避免?建筑质量的责任主体应如何落实?

  4月10日,《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原副司长王树平,他表示,建筑的质量安全问题应该从设计、施工、建筑材料和实际使用四个方面综合考虑,只有全部遵守有关管理规范,才能保证房屋的质量。“理想的建筑市场环境应该是‘政府定规矩,企业去实施’,在完善的法规制度和诚信体系下,职能部门需弱化审批、严格执法,企业则要对建筑寿命周期安全尽到责任。”

中国需要“德国质量”

  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时表示,中国速度和德国质量的联手,将为中欧乃至世界经济创造巨大增长空间。

  对此,王树平称,这说明我们国家已经意识到经济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他说,没有质量的经济高增长难免泥沙俱下,会带来大量后遗症,房屋的安全事故就是一种表现。在他看来,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要在健全相应法规制度的基础上,适当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审查环节,加强监管力度。“现在政府更多的侧重审批,下一步政府方面应该在监管上多下功夫。”

  王树平告诉记者,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对建筑质量安全的监管。据他介绍,事实上政府主管部门每年都会组织全国性的质量安全检查,特别加强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检查。记者了解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决定今年在全国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和全国老楼危楼安全排查工作,检查范围包括在建住宅工程和公共建筑工程,住宅工程以保障性安居工程为主。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质量安全事故依旧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王树平认为工程建设现行的管理制度中存在最低价中标的问题。他介绍道,“由于多种原因,最低价中标往往就变成了建设单位恶性竞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一些企业的投标价甚至低于成本,那让企业怎么建?所以关于现在的招投标制度的问题,有关主管部门应该要认真反思。”

  此外,令王树平感到担忧的还有保障房和“九五”期间新建校舍的质量安全。“同样都是面对‘工期紧、资金缺’的困难,这两类建筑的质量安全问题要高度重视。”他告诉记者,2010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教育部联合进行的中小学校舍建筑质量安全检查的情况很不乐观,虽然近几年加强了对中小学校舍安全的检查和加固,但总体情况依然令人担忧。

“担保固80年之责任”

  “1989年,兰州黄河铁桥80年保固期满后,来自德国的承建方泰来洋行曾致函兰州市政府,询问铁桥状况并申明合同到期,今后不再对铁桥承担责任。”王树平通过黄河铁桥的故事表达了他对德国建设企业充满诚信和责任的敬意。

  就奉化房屋倒塌事故而言,仅事故责任认定就出现很大难度:事故项目的开发商奉化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吊销,同时开发商法人代表很难找到以及施工方象山第一建筑公司已经转制,奉化市公安部门正在竭力寻找当事人。记者了解到,由奉化市纪委牵头,会同监察局、行政问责中心成立的责任追究调查组已启动问责机制,重点调查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是否存在渎职失职行为。截至4月8日,奉化公安机关已对3名嫌疑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其中刑事拘留2人,取保候审1人。

  对于我国的质量监管,政府具有监管职能,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设有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专门负责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同时各省也有相应的监管部门,但事实上,监管部门不可能监察到每一个工程和项目上。

  在王树平看来,政府的监管主要起到威慑和监督的作用,但工程建设质量的责任主体还是应该落在企业。“政府监管说到底应该是一种辅助,并不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他认为,现行的管理办法通常只把安全责任划到企业或者所谓的企业法人,对于企业和项目实际负责人的查处力度还远远不够。

  此外,在建筑实际使用当中,用户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野蛮的装修,也会给房屋的质量和寿命带来危害。”王树平向记者介绍,在房屋装修时只要影响到建筑的结构,都应该有相应部门的批准并及时备案,同时管理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编辑:陈璞】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