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美华人老太心系祖籍国 捐资建设抗日纪念碑(图)(2)

2011年05月16日 09: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父辈结缘 力主开发西北

  说到缘分,久居洛杉矶的胡余锦明与陕西确实有缘。1929年,胡余锦明的父亲余天休教授曾应陕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将军大力邀请,在西安担任过陕西省政府顾问和西北大学(北伐战争时改名为西安中山大学)校长。

  余天休曾就读于瓦尔帕莱索大学(Valparaiso University)、缅因大学(University of Maine)和马萨诸塞州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1920年在克拉克大学获社会与国际关系博士学位。1920年,他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回国到北大讲授社会学原理,开始了他在中国长达30年的教书、办学、经商生涯。1950年,余天休教授举家迁回旧金山,在他少年时期生活过的地方度过了余生。

  在西北大学任校长期间,余天休教授努力实践他回中国之初提出的开发西北、关注教育的主张。当时陕西发生了严重旱灾,西北大学许多学生因家庭生活困难而要求休学。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完成学业,余教授请求省政府给他们发放贷款。他提出的8条学生贷款办法获得了批准,省政府通令各县执行,使那些经济拮据的学生得以继续接受教育。

  虽然余天休在西北大学主持教务和教学的时间不长,但那段经历却在他去世多年以后把他的一个女儿与中国西北这所高等学府连在了一起。

  2007年,胡余锦明访问西北大学,与其父早年倾心效力过的这所百年老校签订了“余天休助学金”捐赠协议,承诺资助该校65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金额为每人每年3000元(人民币,下同)。该协议第一期已期满,胡余锦明总共捐助了78万元。在山西芮城完成“中条山抗日英雄跳黄河殉国纪念碑”揭碑仪式及其它相关活动后,胡余锦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西安,与西北大学续签了“余天休助学金”第二期执行协议。

  难舍思念 找回华人自豪

  胡余锦明1936年生于北平,排行老三。1950年她随父母来美国之前,曾长期住在北平,因此她到现在还保留着道地的北京口音。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她还和同学们在天安门广场打过腰鼓,见证过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来美后,胡余锦明念完中学和大学,接受了正规的美式教育。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华盛顿拒绝承认北京政权,美国与中国大陆一直处于敌对和隔绝状态。虽然生活在那样一个冷战气氛浓厚的环境中,但由于小时候的经历和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胡余锦明对中国始终怀有很深的感情。1979年美国与新中国建交后,她迫不及待地飞往北京,成了最早访问中国大陆的美籍华人之一。

  谈到第一次回中国的经历,胡余锦明说,她获准到中国大陆访问后,心情非常激动,兴奋得夜不能寐,然而,回到令她魂牵梦萦的故国后,举目所见全是贫穷、落后的景象,她心里非常难过和失望,以至于再也不想回去了。

  可是,到1984年洛杉矶举办第二十三届夏季奥运会时,她看到中国运动员“拿了那么多金牌”,原先那种失望情绪顿时一扫而空。那个夏天,她参加了一个又一个庆祝聚会,为中国运动员加油、喝彩。她和大家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欢笑,重新找回了作为一个华人的自豪感。自那以后,她又开始回中国参观、旅游,而且乐此不疲。

  助学行善 设多个奖学金

  胡余锦明1957年迁居洛杉矶。由于嫁了一个疼爱她的医生,她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优裕生活。40岁那年,她决定开创自己的事业,注册了一个房地产开发、管理公司。经过许多挫折和失败,她的生意终于走上正轨,而且越做越好、越做越大。直到现在,她还坚持上班。只要在洛杉矶,她每周至少有4天到办公室,不知疲倦地打理生意。

  事业取得成功的胡余锦明一直没有忘记父亲开发西北、关注教育的遗愿。随着去中国次数增多,她逐渐把目光从大城市转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她在甘肃和贵州看到那里有许多孩子穷得上不起学,便决定资助他们。

  2000年,胡余锦明在甘肃省榆中县捐建了一所能容纳400多名学生的希望小学。之后,她在贵州通过认养孤儿,先后在3个县资助贫困儿童,每年给每个孩子300元人民币,帮他们交学费和杂费,受益者达数千人。2002年,她又捐资20万元人民币,在甘肃省兰州第二中学、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榆中县两所中学设立“余天休奖学金”,帮助上百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完成了学业。

  2007年,胡余锦明在洛杉矶注册成立了“胡氏教育基金会”,专门统筹她在中国大陆捐资助学的事务。2008年,在洛杉矶美国陕西同乡会副会长王晓明的介绍和协助下,胡余锦明在西安设立了“西安市胡氏慈善教育助学金”,捐资10万元帮助西安市郊县的贫困学生。

  在中国政府普遍实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彻底免除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学杂费后,胡余锦明开始把助学重心转向西北地区的贫困大学生。2007年,她除了以其父名字在西北大学设立奖学金外,还与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分别签订了“胡氏教育奖助学金”捐赠协议,首期3年出资约100万元。2008年,她又在贫困学生较多的甘肃中医学院设立了“胡氏教育助学金”。

  此外,为了提高中国社会学的研究水平和人们对该学科的认识,胡余锦明还捐资500万元,在北京大学设立了“余天休社会学基金”,专门用于聘请海外一流学者到北大讲学、资助北大社会学系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活动。据说,现在北大社会学系受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办学条件也有了显著改观。胡余锦明说,这些年她亲眼目睹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现在人们生活大为改善,但道德水平和个人素养还有待提升,她捐资助学就是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受到良好的教育。

  近几年,胡余锦明每年捐给中国西部贫困学生的奖、助学金均超过百万元,可是,她每次去中国,往返搭机坐的却是经济舱。她说,自己此生得偿所愿,已别无所求,趁现在还跑得动,尽量多做点事情,免得留下遗憾。

  谈到最近的计划,她说,现在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但专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找工作相对比较容易,因此她正与有关方面合作,准备资助一些家庭生活困难的中专和技校学生。(王迪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海波】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