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人面临身份认同危机 华人为何“排斥”华人?

2013年01月24日 16:56 来源:上海侨报 参与互动(0)

  在海外生活的华人,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虽然父母亲从小就教育下一代要“拥抱”中华传统,但孩子却对华裔身份所带来的所谓民族自豪感丝毫打不起任何兴趣;即使身在华人圈中也感觉自己是“其他人”;一些餐厅的服务生面对老外和华人顾客时态度完全不同,并且认为只有为当地人服务、在当地人开的公司工作才算体面……

  美国喜剧演员乔治·卡林曾表达过一种普遍持有的情绪:“我没法理解民族自豪感。对我来说,自豪感应该来自通过自身努力达到或实现的成就,而不是偶然出生的地方。”他的话也许偏颇,但事实上,他所说的关于民族自豪感的困惑,真真切切出现在了一些华人与第二代移民身上。

  华人的身份认同危机

  来自浙江的林先生在西班牙经营着一家服装批发公司,他所有的顾客都是西班牙人,因为他从来不欢迎华人。他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和西班牙人做生意、打交道,让他觉得非常舒服、体面。

  为了让家人更快地融入西班牙社会,林先生很少去中国货行买东西,鲜有参加华人亲朋的聚会。他住在西班牙人的高档小区,周围没有华人邻居。在家里,他与孩子和妻子都用西语交流,基本上不吃中餐,吃饭全部都用刀叉。

  “华人排华”情绪的滋生,说到底来自于身份认同危机。何为身份认同危机?就是当一个人从原来的身份改变成另外一个身份时,他就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了。在经过内心的纠结之后,他会特别强调和认同他的新身份。所以,他会做出比平常表达要过激很多的行为。比如,有些侨胞在国内时生活特别苦,来到国外后,赚到钱就喜欢买豪宅名车,热衷于炫富,就是因为他们要努力显现自己有钱人的新身份,与原来那个穷困潦倒的旧身份彻底隔绝、区分开来。还有一些华人在中国时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但来到西班牙后却当了老板,成了企业家,在这些人的心中就存在着一种怕被人瞧不起的焦虑。因此,他们就把自己想象为一个成功的西班牙人,然后鄙视和排挤所有的中国人,鄙视曾经的自己。

  除了这类华人,另一个容易产生身份认同混乱的人群就是孩子了。华人小赵不久前到一个朋友家做客。朋友10岁的儿子刚刚从国内来西班牙一年,朋友把儿子介绍给了小赵,在做完贴面礼之后,孩子把父亲叫到一旁,非常生气地用西语说:“爸爸,你为什么把我的中文名字告诉他呢?我现在已经不用中文名字了。”后来吃饭时,小赵试图和孩子沟通,但小赵用中文提问的问题,孩子均用西语做了回答。整个聚会上,孩子的表现和西班牙男孩如出一辙,完全看不出中国孩子的特点。而这个刚刚来西一年的孩子,就把他身上与生俱来的中国元素清除得一干二净。

  玛丽卡生长在意大利,父母都来自中国。对“我是中国人还是意大利人”的问题,她的回答是“我觉得我都是一个意大利人,因为我出生并成长在这里”。

  小玛丽卡的故事仅仅是在海外的移民子女故事中的一个,他们会有不同文化间融合的问题。徘徊在中国式和意大利式的生活之间,让她有些迷茫,同时要在中国人和意大利人的学校学习,也让她感到有些疲惫。“我的父母想让我去中国学校学习,每周三次。学校每周都会举行一次考试。我明白我应该学习意大利语和中文,但是,我感到有些疲惫。”

  因遭受歧视而“抵制”身份

  《斯巴坦日报》华裔专栏作家尼克·楚(音译)在描述民族自豪感时,表达了第二代移民的尴尬:虽然他的母亲从小就教他要“拥抱”中华传统,但是他对华裔身份带给他的所谓民族自豪感,丝毫打不起任何兴趣。

  尼克·楚的母亲教他说汉语、为他做中国菜,带他参加家庭聚会,体验诸如中国农历新年和中秋节等庆祝活动,并为他报普通话课程培训班。所有一切,都是想让他保持华人传统,铭记自己的华裔身份。但是,尼克·楚是如何理解和应对的呢?

  尼克·楚说,美国普通小孩不会牺牲周六的时间去学习一种美国人都不说的语言。美国普通小孩不会庆祝美国日历上不存在的农历新年,更不会专门请假去过这种根本不能和真正新年相比的节日。美国普通小孩不会受到类似“ching-chang-chong”(贬义,英语使用者嘲弄中国或中国血统人士的蔑称,2002年姚明初入NBA时,奥尼尔曾这样称呼他)的嘲笑。“人们嘲笑我的亚洲‘咪咪眼’,嘲笑我请假‘过年’,这些都是我民族身份的副产品,这样的经历,何谈自豪?”

  于是,尼克·楚开始“反叛”:从中文学校逃课,抵制家庭聚会,避免在公共场合吃中餐,减少和亚裔人士的社交活动。楚还有意忽略自己的华裔身份,并刻意将自己归为“美国人”。到了高中,楚终于完成向一个普通美国青少年的转变。当然,代价是他抛弃了对中国的爱,以及自己的祖籍。

  “也许你觉得如此否定自己的华裔身份毫无必要,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从幼儿园起就被人嘲笑为‘ching-chang-chong’的人,你就不会这么觉得了。”

  法国的华人母亲Changer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她眼中,11岁的混血女儿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人,也是一个法国人。然而,这种身份认同的理想状态并没有出现在生活中。这个生在法国、长在法国的女孩对“中国”事物相当排斥,而且不希望别人知道她是中国人。

  Changer的问题打破了华人论坛沉寂。不少网友表示,作为父母,他们对祖(籍)国有深厚的感情,不愿意孩子全盘接受法国当地的文化,忘记中国根。

  对于Changer的问题,生活在巴黎南郊的华人妈妈Flavien认为,,这与孩子已经有不少和“中国”相关的记忆和经历有关。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共鸣。中法混血儿华天的妈妈表示,用中文唠叨也许就是一个典型的坏例子。她由此提及身边的一个法德组合家庭,因为妈妈总在生气时用德语数落小孩,后来这家的三个儿子对德语都没有好感。

  不少华人妈妈同时也指出,孩子需要群体的认同感,如果处在单一种群的环境中,孩子会因为自己的“不同”而感到压力,甚至恐惧。一旦在迷惑期遭到嘲笑,孩子会难以接受身份的事实。而这样的经历,会给华裔移民后代带来困扰,甚至发展到蔑视自己的身份。

  “寻根知故乡”有助身份认同

  李琪今年11岁,在哥斯达黎加一所私立小学读六年级。6岁那年暑假,她第一次跟妈妈回广东老家。她对中国的印象是:饭菜很好吃,路上人很多,楼又高又漂亮。

  回到哥斯达黎加后,每次看到妈妈和国内的家人视频聊天,李琪就会凑过去听她们在聊什么,还时不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受到妈妈热爱艺术的影响,她从3年前开始学习国画和书法,而且每个周末还要到一所中文学校学习普通话。李琪说,她很喜欢上中文课。

  洪静是一名大学生,8岁那年随父母来到哥斯达黎加,因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所以现在在一家中文培训机构找了份兼职秘书的工作。她说自己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但不怎么会写汉字,因此希望过两年大学毕业后能回中国学习汉语,将来从事中西口译工作。

  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太乐观,来这边十多年,洪静的父母只回过两次中国,洪静的两个妹妹洪怡和洪昕都是在当地出生的。因为父母西班牙语不好,很难通过哥斯达黎加的入籍文化考试,所以至今一家人至今还持有中国护照。姐妹3人中,洪静和洪昕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但洪怡却坚持自己是哥斯达黎加人。洪怡会说一点点广东话,但不认识汉字,更没有回过中国。

  在哥斯达黎加,像洪怡这样在当地出生和长大,不怎么会说汉语的华裔二代非常普遍。他们没有回过中国,不了解中国。

  而作为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父母,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中西兼备,既能在当地生活得如鱼得水,又能保留对中华文化的熟悉和亲近感。

  然而,说着西班牙语、在西方大片的环境下成长的华裔二代,离开了祖籍国的文化氛围,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网友Dance with dragon,熟悉她的朋友都会亲切地叫她“龙”。她表示,儿子3岁半时也一度否认自己是中国人,并拒讲中文。

  不过,在龙带儿子回中国度假之后,情况大有改观。

  “看到电视上有关中国的介绍,他都很得意地说,我去过这个地方。”龙通过老师还了解到,儿子在班上还会偶尔讲几句中文,引得小朋友们的羡慕和好奇。“家庭氛围也很重要,父母要告诉孩子,天生就接触两种文化和语言是别人没有的优势。”龙说。

  “寻根知故乡”的办法在Changer的女儿身上也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去年秋天,Changer带女儿第一次回到中国,在让女儿亲眼看到中国现代化的城市、嘈杂的交通和正宗美味的中餐后,孩子终于对中国有了直观的认识。加上平时多看中国的电视节目,家人、朋友对孩子说做中国人的优势等多方努力,“现在情况好多了。”Changer高兴地说。

  有教育从业者表示,不少混血孩子会有身份认同困惑的经历。而一些有经验的父母认为,其实哪个国籍无所谓,重要的是孩子需要有一种文化的归属。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龙表示,归属感不宜强求,“但我会不停地展示中国文化美妙之处,让他渐渐意识到中国文化在他生命中的分量。带他多接触中国人的圈子,让他知道他不是孤立的,有很多孩子跟他一样是‘中法双栖’。”龙的儿子现在已经上CE2了,她认为,哪里人其实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做个什么样的人。

  最新

  美17岁华裔写书探讨移民身份认同

  感受文化冲突

  十七岁华裔少年Wayland Fong的处女作《Fat Boy, Little Man》去年12月在亚马逊网站上开始出售。该书记录了方天伟在越南、中国、美国生活经历的比较和感觉的文化冲突,令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父祖两辈的移民背景和文化。这本书也是他对自己是谁、为何在这里等思考的过程。

  方天伟出生在加州,目前是波罗阿多Gunn高中的十二年级学生,目前正在申请大学。他的父母来自越南和中国,父亲是成功的地产开发商,母亲是一位中文编剧。

  方天伟的爷爷在青年时期从广东汕头移民到越南。越南内战期间,爷爷又携带儿子作为难民来到美国,并在这里迎来了方天伟和妹妹的出生。两年前,方天伟随家人回到越南迪石(Rach-Gia)探望表亲们,在那里看到了令他震惊的生活。

  方天伟表示,看到生活贫困的表亲们从小就不得不为生计而宰杀动物,他开始对自己能够在美国这样一个富裕的国家生活而感恩,也对家族的背景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方天伟每个暑假都会回到北京与姥爷度过。尤其是,方天伟从五年级开始罹患慢性胰腺炎,不能消化脂肪、蛋白质。由于找不出患病原因、又频繁发作,西医束手无策,方天伟被送回北京寻求中医治疗长达十个月。其间,方天伟在北京一所中学学习中文。

  回到波罗阿多读高中后,方天伟开始着手写书。具有移民背景的老师和同学看了这本书后深有感触,其他的同学也对自己的生活开始有了新的视角。

  方天伟说,从小就对自己是哪里来的,为何会在美国进行思考,甚至唱国歌时也常奇怪自己为何会是个美国人。当从小到大将一切的经历和生活记入日记时,方天伟对以上问题的答案越来越清晰。

  他说,这本书主要读者应该是和自己一样的本土生美国华裔ABC,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因为种族歧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自卑而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华裔美国人。

  方天伟希望他们能够从书中看到,出生、生活在美国只是因为自己的父辈有了脱离贫穷的机会,是一种幸运,也希望美国人能够对世界多一些了解和多角度思考。

  后记

  尼克·楚说,从孩提时代起,他就下意识地恨自己,因为跟绝大多数人相比,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其他人”。但是,对自己民族和身份的否定,真的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民族自我否定是真实普遍存在的,但是和其他否定一样,民族自我否定也于自身有害。正面来说,自豪感可以防止自暴自弃;但换个角度说,自豪感也并不等于说要在人与人之间划分高低。尼克·楚高中时期的一位课程指导员给了他这样的建议:“意识到差别没有错,只要你别区分他们孰优孰劣即可。”

  “不是让自己高于其他人,而是实现和他人一样的骄傲和爱,这才是美国梦。”那种出生在哪里而引发的民族自豪感,不是偶然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并直面所谓的歧视,华人就能平静面对,并骄傲拥抱自己的华裔身份了。(周佳)

【编辑:朱峰】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