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吉尔吉斯市场里的中国商人:满足当地民众生活需求

2014年07月03日 10: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7月3日电 题:吉尔吉斯市场里的中国商人

  中新社记者 李德华 闫文陆 殷春永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吉尔吉斯斯坦地理位置优越。特别是首都比什凯克已成为吉尔吉斯斯坦中亚商品集散地。在这个只有百万人口的城市,大大小小批发市场近10家,如中海市场、麦迪娜市场等,都算得上是当地有名的“中国商城”。

  这些市场的存在,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提升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准。这其中,来自中国的商人功不可没。中国新闻社“新世纪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采访组近日采访了比什凯克市中海市场,了解并感受中国商人工作和生活上的喜与忧。

  中海市场是中亚最大的商品批发、零售综合市场,和中国常见的大型批发市场相比,相同的是都比较热闹,人员车辆络绎不绝;不同的是中海市场比较简单,铺面都是用集装箱堆叠排列出来的,每个铺面由上下相叠的两个集装箱组成,下层开门卖货、上层存货,中间相连,从外面看是一排排的集装箱,乍一看还以为是集装箱市场。

  “不要小看这个市场,中国的商品就是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进入中亚各国,甚至欧洲”,来自云南的客商王富强说。

  从2005年来到吉尔吉斯斯坦,王富强一直在中海市场发展。“上世纪90年代我就在广州、深圳那里给家电企业打工,后来到乌鲁木齐时,经朋友介绍来到这里,感觉有机会就留下了。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想再给别人打工了。”

  在王富强创业的同时,中海市场也在不断发展,最直观的表现是铺面价一路上涨,“我所在这片区域,2005年一个集装箱铺面价格是1万美元,现在需要5万美元。”

  记者看到,中海市场内商品门类繁多,从服装、电器到渔具,林林总总,主要是轻工业产品,它们占据市场绝大多数份额。

  “这里的商品大部分是‘中国制造’。”王富强说。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毗邻,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吉尔吉斯斯坦把自己定位为中亚区域商品的集散地,商场内出现诸多“中国制造”一点也不奇怪。

  不过,这也是让经营家用小电器的王富强忧心的地方。吉尔吉斯斯坦只有500多万人口,消费市场容量有限,王富强们的货物必须通过吉尔吉斯斯坦转运到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才能盈利。

  “2010年以后,吉尔吉斯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间的海关闭关,两个国家的采购商不能到中海市场来提货,所以我现在的生意也不太好做。”

  他举例说,对别国市场的批发业务停滞后,铺面的营业额也明显下降。“我现在处于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实在不好了,就离开这里。之前这个市场大部分是中国人在做,现在已经减少了很多。”

  王富强萌生退意,除了批发业务不好做,还有其它一些因素。如,吉尔吉斯斯坦的投资环境仍有改善之处,攻击中国商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不过,如果海关闭关的问题能够解决,很多客商还会回来的,毕竟吉尔吉斯斯坦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地理位置非常好,适合发展贸易。”

  与王富强不同,来自浙江、持有吉尔吉斯斯坦“绿卡”的刘明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吉尔吉斯人。“我和爱人2008年在比什凯克买了房子,我们很喜欢这里,天气好、空气好,食品好,回浙江生活已经不习惯了。”

  刘明的生意是为当地的商店或小型超市提供货架,面对当地市场做零售。这和王富强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一边生活,一边工作,也没想到要赚多少钱,只要生活充实开心就好。”

  同样的环境,因不同的工作业务,不同的生活态度,对市场的看法会有不同。年逾六旬的刘明,1992年到哈萨克斯坦做生意,一呆10年,然后来到吉尔吉斯斯坦,如今让他闲不下来的已经不是生意,而是生活方式。

  毫无疑问,包括中海市场在内的吉尔吉斯斯坦诸多市场,设施、环境相对简陋,但在吸纳周边国家众多商品的同时,也满足当地民众的生活需求,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发展不断深入,相信市场形态会进一步升级。(完)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