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巴西华商:在“桑巴王国”闯出自己天地

2016年04月14日 10:2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图为方激(左五)与巴西的合作伙伴。照片由方激本人提供

  作为巴西最早的移民之一,华人来到这片遥远的南美大陆已近200年,经商一直是他们主要的谋生之道。在远离故土的异国他乡扎根立足,艰辛与不易可想而知。然而,在采访中我们发现,无论当初初来乍到时的开创事业还是如今经济萧条下的应对挑战,巴西华商们都有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儿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精神始终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鼓励着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正如华商林建国在采访中所说,“每一个在外打拼的华商,背后都有很多的故事。”这一次,我们就将目光聚焦巴西,听这里的华商讲述他们在这片热情的“桑巴王国”打拼、坚守的精彩故事。

  过去:从零开始的拼搏

  “我们都是从零开始的。”回忆起30多年前刚刚来到巴西的情景,方激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段一边学习葡萄牙语、一边打工的辛苦日子。

  和大多数巴西华商一样,方激最初也是从进出口贸易做起。“刚开始至少有5年以上的时间,进货、找客源、送货等等,什么事情都是我亲力亲为,非常辛苦。”作为一个女性,在异国他乡打拼的艰辛,旁人难以想象。

  方激所从事的医疗教学设备进口领域,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男性商人的天下,最初参加投标时,几乎没人理睬这个看似柔弱的华人女子。然而,方激没有就此放弃。为了获得稳定的货源和有竞争力的产品,她拿出所有积蓄,和朋友在中国合作办厂,生产自己的品牌,最终利用价格优势在巴西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方激说,这是她和许多在巴西发展的华商共同奉行的信条。在与几位华商的采访交流中不难发现,肯吃苦、能坚持是他们成功背后的共同原因。

  1996年,20多岁的“70后”青年林建国跟随父母的脚步,来到巴西发展。为了闯出自己的一番事业,这个好强的年轻人付出的努力丝毫不输于他的前辈。

  瞅准当时巴西国内有线电话机的市场空白,林建国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从事有线电话机的进出口贸易。但是很快,他就碰到了难题。“在巴西进口电话机,需要得到当地电信管理局的专业认证,而当时能够做中葡文翻译的工作人员只有两位,一个简单的认证翻译就要等上一年半的时间。”

  怎么办?林建国选择迎难而上。从未接触过电子工业领域的他专门从中国买回好多专业书籍,从最基础的电阻、电容等概念学起,硬是花了9个月时间学会了如何读懂电话机的电子线路图。“当时对着很亮的台灯看线路图,把眼睛都看花了,我就买了一个采矿头灯戴在头上照着看。”提起过去,林建国淡然一笑。而正是那段咬牙坚持下来的日子,为他如今的事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巴西市场很大,各行各业都有发展空间,但是机遇只留给做得专业的人。”林建国说,这是他多年打拼得来的深刻感触。而成就专业、赢得立足之地的背后,正是华商那股不怕吃苦的干劲和锲而不舍的韧劲。

  现在:危机之下的坚守

  谈起巴西的发展机遇,华商们都会感慨包容的社会、广阔的市场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他们事业创造的有利环境。然而,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自2015年年底以来出现的巴西经济下滑,就让大部分华商遭遇了罕见的冲击。

  方激坦言,巴西货币雷亚尔汇率的大幅下跌,大型国企贪污案引发的政治动荡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都让巴西华商尤其是从事进口贸易的企业面临艰难处境。如何在危机中找寻生机?这成为巴西华商必须应对的严峻课题。

  “没有什么秘诀,就是用心去做,坚持下去。”林建国说。相比一些观望一两个月就另觅出路的商人,他的应对之道听起来似乎非常简单,却也颇为有效,“做不下去,我们就调整到一个更加合适的领域。”

  事实上,嗅觉敏锐的林建国早在两年前就开始了这样的调整。他观察到巴西因为缺水进而导致缺电,存在能源危机,于是决定拓展业务范围,涉足LED节能灯的进口生意。“刚开始做的时候,市场不是特别接受,我们的LED灯售价还是普通节能灯售价的四五倍,大批进货存在亏本风险。”抉择的时刻,那股瞅准方向、坚持到底的闯劲儿再次推动林建国迈出大胆的一步。

  最终事实证明,勇敢与坚持又一次为林建国带来好运。如今,巴西国内发展迅猛的LED灯市场帮助他很好地规避了外部经济萧条带来的冲击。

  同样是凭借灵活的商业头脑和敢为人先的魄力,方激也找到新的突破口,转危为机。既然低汇率影响进口,那就做反向的出口生意。一年前,方激和另一位华商合作,开始将当地优质的粮油、肉类等健康食品出口到中国市场。

  “从前期的市场调研、商业谈判到寻找合作伙伴,我都仍然亲力亲为。”无论何时,脚踏实地的做事已经成为方激的一种习惯。而令她高兴的是,借助在巴西市场和中国市场长期建立的人脉关系与合作基础,加上自己的努力,短短一年间,健康食品的出口生意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还有一些更为年轻的华商,则以更为开阔的思路跳脱出传统的进出口贸易领域,开辟出新的舞台。“80后”青年田宾就是其中的代表。几年前,他在巴西成立了一家咨询服务公司,专门为来巴西投资的中资企业提供专业的税务、财务等咨询服务。“因为目前在巴西,像我们这样能够提供中葡文服务的专业咨询公司很少,因此虽然经济不景气,但我们不愁没有业务。”田宾自信地说。

  未来:发自心底的乐观

  或许是受到他们所生活的这个南美洲“桑巴王国”的热情熏陶,几位巴西华商在言谈交流间,总能让人感到他们发自心底的乐观。无论身在何种处境,他们始终怀揣希望,积极寻找出路,绝不轻言放弃。

  “经济发展是有循环性的。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增长之后,肯定会出现一段时间的低谷。我相信可能到明年,汇率就会相对稳定,所以只要能够在这段时间坚持住,就还是可以做下去。”年轻的田宾说,鉴于巴西国内巨大的内需和商户普遍表现出来的忠诚度,他对巴西市场仍然充满信心。当然对于华商而言,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做出适时的转型,是必须提上议程的事。

  方激、林建国等人的尝试都是很好的示范。而除了本身的思路转变之外,华商们纷纷感慨,祖籍国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也给他们在异国他乡打拼事业提供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气。

  “中国的发展带给我很多机遇。例如,随着中国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进口的产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便宜。有人说我这么早就出国发展,没有分享到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其实不是这样的。”林建国爽朗地笑称,中国能够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对他而言就是一个机遇、一个红利。

  与林建国不同,方激经过30多年的努力已经很好地融入了巴西当地社会,也在个人“本地化”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商机。不过她同样认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巴之间经贸关系的不断密切,让她在巴西得到更多尊重和信任的同时也获得更多发展的可能。

  这几年,方激也成立了一个咨询公司,为中资企业在巴西的落地提供法务、税务方面的咨询服务。“中国大型企业的进入为我们华商创造很好的氛围。我们既可以扮演桥梁纽带的角色,也可以从中找到更多转型的机会。”方激说。(严瑜)

【编辑:王诗尧】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