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华侨报:日本医生缘何拒当美容产品高薪顾问

2017年02月08日 15: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2月8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网8日刊文称,健康和美容一直是日本的“吸金”产业。然而,健康美容网站高薪顾问的“美差”却让日本医师们望而却步,背后有着更深刻的原因。

  文章摘编如下:

  日本是世界上健康美容产业大国,从保健品到化妆品,不但在国内市场占有重要份额,随着赴日外国游客日益增多,也成为日本大赚外快的重要国际产品。由于雄厚的产业基础,加之各界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让消费者趋之若鹜。因此,健康和美容一直是日本的“吸金”产业。

  令人担忧的是,这棵摇钱树如今正在“生虫”。最近,日本IT巨头DeNA公司因错误信息和违法转载等原因,全面中止了旗下著名健康医疗网站WELQ的信息发布,在行内投下了重磅炸弹。

  所以说这一事件造成了严重影响,一是因为事件发生在日本长期引以为豪的产业领域,关联行业信誉和未来消费倾向,是对日本经济产业的一个不小打击;二是健康医疗也好,美容也罢,涉及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是近年来日本“安全神话”屡屡被打破的又一负面案例,无疑会加重各界包括外国对日本产业安全的质疑。

  DeNA公司的问题主要根源出在信息可靠性上。随着网络媒体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大爆炸势不可挡,特别是关于养生、医学、美容等信息可谓鱼龙混杂。虽然是行业大佬,DeNA公司依然未能幸免,足见其严峻性。

  作为极端事例,该网站还曾一度刊登过推荐肩关节僵化症的患者“向幽灵问诊寻医”等近乎迷信的文章,令人咂舌。事件发酵后,日本健康美容领域掀起一股“医师监修”之风,即借“医师监督”的名义,来为信息的科学性和可信度“背书”。

  作为吸金能力最强的行业,日本健康美容业招聘顾问医师向来是出手阔绰,4万日元(约2400元人民币)的时薪只是起步价,相当可观。一时间,拥有相关资质的专业医师,成了健康美容产业的“香饽饽”。

  奇怪的是,日本的医师们却齐刷刷往后缩。活跃的个体麻醉医师、医学专栏作家筒井富美就表示,日本医生们恐怕不会为丰厚的报酬而折腰,因为还有可能失足!显然,日本医生再土豪,也不至于对钱看不上眼。健康美容网站高薪顾问的“美差”让其望而却步,背后有着更深刻的原因。

  第一,产业领域安全性和信誉度持续走下坡路。众所周知,近年来日本各行各业丑闻频出,集中在数据造假和安全隐患两大块。就在此前日本精神病医生资格证造假风波尚未完全散去之际,同样事关国民身心健康、幸福指数的健康美容业也呈现危机,至少说明整个产业界依然面临不可忽视的内患。面对外界一片质疑和非议之声,谁愿主动涉足呢?

  第二,互联网管控漏洞百出。对于任何国家而言,网络产品和信息的纯净化永远只在路上,日本也不例外。不但诸如乐天等大型知名电商也难以根绝假冒伪劣,给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所谓健康、美容产品编纂宣传词和虚假用户评论甚至还是流行的人气兼职业种,公然出现在各类招聘杂志中。

  健康美容网站信息泛滥只是一个缩影,折射的是日本网络销售业、信息咨询业的通病。对于这样一个雷池,责任重大的医师协会拥有强大约束力,医生们自然不敢轻易跨越。

  第三,经济萧条之下赚“黑心钱”的行为增多。除了制度、法规缺陷外,日本整体经济缺乏活力,产业生存压力大,让越来越多商家铤而走险,客观上催生了不少非法经商的温床,对此有良知的医生们心知肚明。

  安倍政权要想在更加开放的对外旅游和“日本制造”出口中实现可持续性捞金,恐怕先要解决上述“心疾”。(蒋丰)

【编辑:王诗尧】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