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社见证新西兰社会发展 学者:对华人偏见仍普遍

2017年07月12日 10: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7月12日电 据新西兰天维网编译报道,为纪念新西兰新移民法案颁布30周年,奥克兰大学学者、亚洲文化研究教授Manying Ip撰文,讲述三十年来中国移民给新西兰社会、政治和经济带来的深远影响。然而,这里从不缺乏对中国人固执的偏见和不真实的传言。

  文章摘编如下:

  过去30年华社的发展,几乎是新西兰社会的晴雨表,记录下1987年以来新西兰移民政策和社会变化进程。

  那一年,新西兰向“非传统移民来源国”敞开了大门,大量中国新移民到来。各国政府在对待移民问题上,通常将移民视为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政治经济问题,常常忽略掉移民背后对人性的思考,比较典型的问题包括:谁是对国家有好处的“优质移民”?需要引入多少移民才能保持经济发展?如何引入移民才能补充老化的劳动力?对基础设施和福利会带来哪些影响?

  用这种现实思维来看待移民问题,使得移民往往被当作一种商品,成为资产负债表上冰冷的数字。政策制定者们常忘记,移民是一个社会问题,对移民及其家人来说背负着沉重的情感属性。对于移民社区来说,又存在长期的身份和种族问题。

  例如,对于中国移民来说,“移民”和“中国人”会混合使用多久?在双重文化背景下,中国移民如何适应新西兰的多元文化?

  事实上,华人经常被新西兰社会视为“新移民”,这本身就证明他们被忽略了相当长的时间,并且被归入主流社会的边缘。如果回到19世纪60年代,你会发现中国人是新西兰数量最多的少数族裔。他们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很容易被人感知到的文化差异。

  他们是被迫离家的流动打工者,被视为没有公民权利的外来客。这里从不缺乏对中国人固执的偏见和不真实的传言。

  回到20世纪前10年,新西兰社会认为华人“神秘莫测”“不可接受”。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本地出生的华人无论在学术还是专业素养方面都表现优异,成为“少数的榜样”。但给外界的印象,他们总是独来独往。

  今天,华人中间流传着一个苦涩的段子:任何新西兰社会存在的弊端,都可以归咎到华人身上。从奥克兰高涨的房价,到超市里供不应求的奶粉。他们经常将指责的手指挥向华人。然后,又有人将奥克兰的交通拥堵归咎到华人头上(所有人都认为‘亚洲人驾驶习惯差劲’)。当华人就业,会被指责抢走了“真正的新西兰人”的饭碗。当华人上学,又被认为给新西兰教育系统造成负担。当华人离开新西兰,又被指责对这个国家不尊重、不专一。

  这种矛盾心理在新西兰人中间广泛存在。尽管他们认为中新两国的经济纽带非常重要,但依然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华人、尤其是刚刚来到新西兰的新移民。我相信华人在这个文化多元国家的变化,是新西兰21世纪转型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新西兰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只需要看一下华人的发展轨迹,看他们拥有完整的公民权定居在这里,还是因为无法融入这里的社会和经济而选择离开。

  作为明显的少数族裔,华人为了“适应新西兰”需要克服巨大的障碍。他们要找到合适的工作,投身到新西兰主流社会中。而后者又将他们视为潜在的威胁和负担。然而三十年后的今天,已经有华人实现了实质性的转型,华人成功的故事越来越多。

  今年9月份新西兰将迎来大选,工党已经宣布,如果当选将把移民数量减少2万到3万人,目标是那些缺乏技术的工人以及留学生。这与1990年代中期成立之初的新西兰优先党喊出的“将移民数量缩减到只剩骨头”(cutting immigration to the bone)的标语如出一辙。

  新西兰的华人与他们的母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华人能否在新西兰扎根、成为完全的公民、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这不仅仅是华人的故事,也新西兰要讲述的故事,这会让我们看到带有包容性的民族认同所展现出的力量。

【编辑:孟湘君】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