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这五年·我与中国”:豁然崛起的中国印象

2017年08月14日 16:40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五年前,从北京唱响的“中国梦”引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共鸣。五年来,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实践,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一带一路”;从经济转型发展到反腐倡廉……中国的头条新闻总能引发海外华侨华人的思考与感怀,侨胞们与祖(籍)国、家乡呼吸相通、砥砺奋进。

  “这五年•我与中国”征文活动发起后,海内外侨界踊跃来稿,表达心声。一篇篇优秀征文也将陆续与大家见面,共同讲述“我与中国的这五年”。

——编者按

我的中国印象:豁然崛起

胡逸山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沙巴华人,在中国还有许多远房亲戚,所以自小与中国有断断续续的交往,并不陌生。印象中,中国亲戚们对于改革开放的到临十分兴奋,也在中国经济的腾飞中成就了事业。而来自中国的启智玩具、美味食品等,也成为我成长的年代中不可或缺的回忆。

  后来到美国念书,当然也有来自中国的同学们,印象中他们不但学业猛进,也是勤工俭学的活生生的例子,在实验室里彻夜赶着完成研究项目外,竟也还挤得出时间到餐厅里打工送外卖,实在令我自叹不如。后来到香港与深圳,与几位中国同学们一起创业,他们的打拼精神也令我惊叹。而在世纪交替时第一次踏上北京天安门广场,看着那辽阔壮观的情景,作为华裔后代的我,颇为激动。

  回到马来西亚后,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与马国的经贸文教往来也日益频密,我参与了许多中马友好的活动,尤其是在教育交流方面,目睹着中国的迅速发展。后来进入马国官场,成为总理的政治秘书,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协助处理两国的高层次往来,期间也亲手参与了多项更进一步拉近两国关系的活动,包括迎接时任中国最高领导人的到访等。

  在我重新投身学术智库与商界后,业务使然,我时常奔走于马来西亚、新加坡与中国之间。我与一班志同道合的沙巴青年友人们赫然发觉,当时在沙巴尚未有一个专责促进中马友好的民间机构。所以在马国与沙巴当局的鼓励以及中国驻当地使领馆的帮助下,我们在2012年12月12日注册成立了沙巴马中联谊协会,由我担任会长,我到中国出差的次数也就更为频密了。

  在过去五年多里,我曾数次受到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的邀请到中国参加活动及考察。我认识了不只是来自中国,也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而在现代资讯科技的协助下,我们即便身处各方,但友情也得以“保温”下去,颇为欣慰。

  我曾受邀参与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阅兵仪式。当天早上,万里晴空,阳光直照。但炎热的天气未能盖过嘉宾们看到整齐步操的兵员方阵以及雄伟驶经的飞弹卡车时的兴奋。

  因为我的学术智库背景,加上中国与东南亚的往来越来越密,我常有机会在中国的一些传媒上亮相,就特别是“一带一路”、中美关系等国际政治与经济课题,从东南亚的视野发表意见。我主要的出发点就是希望中国与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关系得以更为全面的巩固发展。

  我对北京的历史底蕴与现代建设的交错、天津与上海华洋杂处的遗迹、广州的华南风情等都极为钟意,但我在中国的足迹,不只留下在这些国际大都市。我近十年来几乎每年皆到广西考察,对于其建设发展的一日千里,实在惊叹。最近一次到那儿正式受聘广西民族大学的客座教授,当地友人在深夜领我到公园里散步,许市民仍在公园里纳凉,想必治安极为良好。而我十几年前参加中国东盟青年营时在那公园里所种的小树,也已比我高好几倍了。这种兼顾发展与环保的做法,令人激赏。

  而即便是三四线的城市,其发展的速度也很让人惊讶。坦白说,以前刻板地认为新疆、宁夏等地不过一片好像古代丝绸之路般的荒漠,但亲临乌鲁木齐与银川,却让我有如来到未来城市的感觉,因为彼等发挥后发优势,反而得以建设一些更有现代感的设施。

  我对中国的主要印象就是一个结合了悠久文化与先进科技经济发展的泱泱大国。作为东南亚华人,我们也迫切希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能早日达至互惠互利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胡逸山系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兼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研究学者

【编辑:王诗尧】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