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科院院士赵进东:培养“敢于挑战”的科研创新人才

2018年08月17日 17: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8月17日电 题:中科院院士赵进东:培养“敢于挑战”的科研创新人才

  作者 周乾宪

  “搞科研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要创新,就要爱动脑筋,敢于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进东对记者笑着说。

  1984年,硕士毕业的赵进东得到了公派到美国留学的宝贵机会。他在美国的10年里,在光合作用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SCI核心期刊先后收录了他的论文20余篇。之后,赵进东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1994年还获得了一项专利。

  当赵进东有了想回国的想法时,他征求了家人的意见。“没想到,家里人挺支持我的。”于是,面对北京大学抛来的橄榄枝,赵进东踏上了回国之路。

  作为较早的一批“海归”,赵进东被无数次地问及为什么回国。他引用一个中国留学生写的一句话告诉记者,“我是中国人,回来不需要理由,待在美国才需要理由。”

  1994年,赵进东携家人回国,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教。那时中国在相关学科的研究条件方面还有待提高,经费和设备都缺乏,赵进东的工作几乎是从头开始。

  “如今,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的条件称得上世界一流,科研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我的海外同行们都很羡慕。”回忆这些年学院的发展变化,赵进东颇有成就感。

  赵进东在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年后出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他认为,做科研就是要从国家需求里找科学问题,进而服务社会。赵进东向记者介绍了他前些年主持的杭州西湖“水底森林”项目。这些在西湖陆续种下的沉水植物,起到了稳固底泥、增加湖水含氧量、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以改善水质的作用,重新擦亮了西湖这张“城市名片”。

  杭州的项目结题后,赵进东心头最近又有了挂念的事儿,那就是针对南水北调中线长距离输水水质和受水区水生态演替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开展水源地保护和水源水生态风险防范等基础研究和控制技术研发。2018年6月,依托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中国科学院藻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水北调研究中心挂牌。

  赵进东说,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不要因为经济发展,而把后代人的希望都给搞没了。“我们要对人类活动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多加以研究,避免一些地区发生生态灾难性的结果”。

  专业科研是赵进东的本业,但对人才的培养也一直是他专业的重要支撑。他常常告诫学生,基础研究是一个发现的过程,需要动脑筋,对得到的数据要有怀疑的精神,然后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仅对自己的学生“传道授业”,赵进东还走上各大中小学“院士课程”的讲台,或者去到“植物科普日”的课堂上,用自己的科研精神激励中小学生,让孩子们对科学、创新燃起兴趣的火苗。

  “我这么做还有个原因,”赵进东提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中国到2050年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那时,我们国家的创新主体就是现在的中小学生。所以我们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优化目前人才选拔机制,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培育创新文化。”(完)

【编辑:李夏君】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