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菲律宾侨中学院民乐团几代乐手弦歌不辍55年

2018年09月17日 21: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通讯:菲律宾侨中学院民乐团几代乐手弦歌不辍55年
    菲律宾侨中学院民乐团举办“弦歌不辍,丝竹悠扬”音乐晚会,邀请马来西亚著名华裔跨界音乐人江赐良指挥,中国二胡演奏家段皑皑合作,演奏有50年历史的二胡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庆祝母校95岁华诞暨民乐团成立55周岁庆生。 关向东 摄

  中新社马尼拉9月17日电 题:菲律宾侨中学院民乐团几代乐手弦歌不辍55年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菲律宾侨中学院民乐团(以下简称侨中民乐团),演奏有50年历史的二胡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为自己的55周岁庆生,在我看来两者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马来西亚著名华裔跨界音乐人江赐良应邀来菲,在“山竹”过境菲律宾次日,指挥了一场菲律宾侨中民乐团庆祝成立55周年“弦歌不辍,丝竹悠扬”音乐会。

  “一首民乐曲子能够流传这么久远,一个海外民乐团能够坚持这么长久,都体现着华夏民族与命运的抗争,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向往,有哲学上的意义,坚持了55年的侨中民乐团,很好地表现出来了!”

菲律宾侨中学院校友合唱团在演唱《鸿雁》。关向东 摄
菲律宾侨中学院校友合唱团在演唱《鸿雁》。关向东 摄

  演出前后,江赐良两度接受中新社采访:“这是一个有情怀的乐团,团员有坚持了几十年的老前辈,还有夫妻档,父与子,爷与孙,他们都曾是菲律宾侨中学院一分子。乐团中年龄最大的团员72岁,排练非常难的曲目也不放弃练习;年轻团员可能对中华文化理解不容易,但他们能够投入到中华民乐里,让人理解了音乐是无国界的。”

  应邀来菲与侨中民乐团配合演出的中国二胡演奏家段皑皑,在与乐队排练的数天里,深深感受到侨中民乐团在艰难环境下发展到今天,不言放弃,非常不易。

  成立于1963年的侨中民乐团,最初是侨中学院的一个“国乐组”。“国乐组”第一批学员、现菲律宾《世界日报》常务副总编辑侯培水回忆,“当时学员很多,乐器都供不应求,聘请了校友来担任各种乐器的教师。‘国乐组’后改称‘民乐组’,不仅参加学校各种活动,也应邀参与校外文化活动。”

民乐队与琵琶演员沙泾珊合作,曲演奏《彝族舞曲》。关向东 摄
民乐队与琵琶演员沙泾珊合作,曲演奏《彝族舞曲》。关向东 摄

  同是第一批学员的颜长江,后来曾担任侨中学院校长,如今是菲华商联总会秘书长。他告诉记者,“民乐组”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度中断演出,2003年为了庆祝母校建校80周年,一部分成员又重新聚在一起。“记得复排演出是《金蛇狂舞》《采茶舞》。”民乐组恢复后,考虑到学生毕业后会出现乐手断档,就发起召集历届团员回归成立了“侨中民乐团”,每周练习一次,保持着一定规模。于是,就出现了如今几代人同台,在菲律宾的土地上传承中华民乐的景观。

  如今,侨中民乐团在菲华社会是一个传奇的存在,不仅多次受邀出国演出,更深受菲律宾华侨、华人、华裔子孙,以及喜爱中华文化的菲律宾人喜爱。每每侨中民乐团组织大型音乐会,都是当地的一场中华文化盛宴。

  演出当晚,台风雨依旧,菲律宾文化中心大剧院座无虚席。有耄耋老人,请家人推着轮椅而来;也有十几岁的学生告诉记者,感觉来听中国民乐是一种时尚。

  菲律宾著名中华陶瓷研究专家庄良有,音乐会后回味许久:“《梁祝》里笛子和二胡的呼应,太动人心弦。”菲律宾华教中心主席黄端铭,感叹听民乐如他乡遇故知,希望与中华文化传承有心人士一起用心呵护,让侨中民乐团这颗菲华文化明珠永远璀璨。(完)

【编辑:史建磊】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