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新加坡华裔家长乐见“教考接轨”:助提升华文能力

2011年01月21日 09: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月21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消息,针对新加坡母语教育检讨委员会于近日提出的改革建议,受访家长纷纷表示乐见母语教学和考试将来会更紧密接轨,相信这可减少目前存在的“只会考试不会用”或“只会用却不会考”的现象。

  至于检讨报告提出家长可更积极为孩子营造学习双语的有利环境,家长的反应虽然不一,但也承认父母本身对母语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的心态。

  保险经纪谢丕文(56)育有4个女儿,老大和老二分别就读初级学院和中三。另外两个较年幼的孩子在念小学,所以她们升上中学和高中时,会考方式会有如检讨报告所提出的,引进互动性考题。

  活学活用比死记硬背好

  谢丕文觉得,口试使用录像、考试时可用电脑作答等新的改变能使学习母语更具有实质意义,孩子不但会更容易接受,踏入职场后也会运用到相关的技能。

  他说:“基本上,我很赞同活学活用的理念,因为这总比死记硬背好。像我的大女儿,修读高级华文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上了高中之后根本都不用华语,把读过的全都还给了老师。”

  谢丕文和妻子毕业自英校,所以很少用华语和孩子交谈。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尽量带她们去看华语电影、在家里看华文电视节目。他自认夫妻俩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孩子创造接触华文的环境,但仍然不够。他说:“尤其是在写作方面,我们很难帮孩子。在这方面,学校和老师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

  在私企担任秘书的郑聿雅(40岁)华文能力不错,所以在家里会用华语和两个女儿沟通。但她坦言身为职业女性,没有太多时间给女儿提供额外的督促,所以这几年来,她都让孩子参加华文辅助课程,确保孩子有足够的机会练习母语。

  郑聿雅说:“父母对学习母语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态。如果孩子看到父母一个华文字都不会念,可能就会产生错误的观念,以为学不学都无所谓。我觉得家长起码也要显示一点主动性,孩子才会受到感染。”

  家长应以身作则

  年轻爸爸苏志明(32岁)的一对儿女只有两岁和四岁。大女儿上幼稚园只和朋友讲英语,练习英语的机会很充足。为了平衡孩子学习双语的环境,他和妻子在家里主要用华语和孩子沟通。

  苏志明觉得教育部这次检讨母语教学连带修改考试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新加坡社会非常重考试,有了明确的测试指标能指导大家往同一个方向前进。但他希望教育部能完善“语言能力描述”指标(Proficiency Descriptors),确保这套标准能显著地区分母语能力较弱或中等水平的学生,也能突出能力强的学生。

  他也观察到本地近年来的人口变化已经创造了更多使用华文华语的机会。他说:“很多店员和餐馆服务生是中国人,要有多用华语的机会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家长要以身作则,主动在孩子面前讲华语,这样才能配合学校和社区的努力。”

  家里讲英语 请人教华语

  2017年起,小六母语会考将加入互动型测试项目。明年上小一的张睿瑄将是首批受影响的学生。

  张睿瑄的父亲张伟成是华人,母亲阿米莉亚是混血儿,家里常用语自然是英语。不过,夫妇一早便刻意为一对子女营造接触和使用双语的环境。除了为小睿瑄选择一所重视华文教学的幼稚园,4年前还为她报读华文增广课程。而两岁的弟弟睿文今年也开始每周一次到这所华文中心上课。

  阿米莉亚说:“我希望孩子日后进了学校能享受学习华文华语的过程,他们长大后,华语能在日常生活中派上用场而使他们占优势。不过,孩子也要应付考试,我们既然不会教,就要想其他办法辅助他们学习母语。”(陈能端 王珏琪)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凯淇】
    ----- 华文教育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