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通大摆资费迷魂阵 明降漫游费暗升本地费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中联通大摆资费迷魂阵 明降漫游费暗升本地费
2009年06月10日 09:49 来源:北京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取消手机漫游费、长话费;并且实行完全的单向收费,用户在外地接听电话时同样免费。”这则新闻让人为之一振。曾经让全国人民劳师动众,通过听证会方式也没有降下来多少的漫游费居然就这样轻轻松松的取消了?

  联通取消漫游费?

  中国联通最近对媒体表示,其3G资费套餐中的语音通话部分实行“长市漫一体”,也就是说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拨打国内电话都是一个价。而且在外地接听电话时也单向收费。言下之意,联通已经取消了漫游费。

  漫游费,从来都是移动运营商的一块肥肉。尽管移动资费在不断下降,漫游费仍然牢牢把守着主叫每分钟0.6元,被叫每分钟0.4元的底线。尤其不能不提的是去年那场惊动全国的听证会,任凭取消漫游费的呼声再高,运营商都以“成本投入巨大”为由将皮球踢了回去。

  本地通信费悄悄上升

  如此敏感的漫游费,真的能说取消就取消吗?

  上海商报记者在中国联通网站看到,其186元的套餐包含510分钟的通话费,折算下来每分钟0.36元。而超过套餐部分的资费也是全国统一的0.36元/分钟。试商用期间减半收费,即0.18元每分钟。接听免费。

  0.36元或者0.18元/分钟的资费到底是降价还是涨价?如果以本地通话来计算,肯定是涨了不少,中国移动的50套餐已经将资费降到了0.10元/分钟,而联通的不少产品也已经跌破了这一底线。

  大张旗鼓地取消漫游费和长话费,却悄悄地调高了本地资费,还得到了“率先取消漫游费”的美名,联通此举不可谓不高明。可是这种漫游费的取消还是有名无实。

  如此营销早有先例

  其实,取消漫游费和长话费做法并不是联通的首创。记者在中国移动网站上就找到了一款适合经常出差的商旅人士使用的全球通商旅58套餐。以158元档为例,不管在全国哪个地方拨打电话费用都是0.35元/分钟,不再收取额外的漫游费和长话费。唯一和联通不同的是,异地接听电话仍是收费的。

  不管是移动推出的商旅套餐也好,联通推出的3G套餐也罢,多样化的套餐设计丰富了用户的选择,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给一款普通的套餐戴上“取消漫游费”的大帽子就有点断章取义、哗众取宠的味道了。

  对此,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也表示,事实上,降低资费对优势运营商如中国移动更为有利,中国移动才是最有实力下调资费的。漫游费是连中国移动这样日赚3亿的富贾也不愿割舍的肥肉,处于弱势地位的联通怎么可能如此大方?

  [相关链接]

  联通声称动刀漫游费

  对于用户关心的联通3G资费细节问题,中国联通相关人士近日表示,联通3G资费对漫游费实行真正的全面改革,取消了手机漫游费、手机长话费;并且实行完全的单向收费,用户在外地接听电话时同样免费。

  长途话费、漫游费一直是令消费者头痛的事情,但是,中国联通称将在3G时代率先实现这点。中国联通表示,其3G资费套餐中的语音通话部分实行“长市漫一体”,所定语音资费是指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拨打国内电话都是一个价。

  [观点碰撞]

  合算不合算?

  正方:目前经常出差或因其它原因到外地的人群众多,试商用期间无论身处何地拨打国内任何电话仅0.18元/分钟,接听全部免费,联通这一3G资费显然对商务人群极具吸引力。

  反方:出差再多,也没有在自己居住的城市时间多。看似减去了漫游费和长途费,却提高了本地通话费,对用户来说是得不偿失。

  合适不合适?

  正方:联通开创了取消漫游费和长话费、在外地接听免费等多个业界之始,将对我国资费体系产生重要影响。

  反方:漫游费如果全面取消,那么在现在移动取代固话的趋势下,还实行长途话费的固话业务,更将进一步萎缩,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固网业务更将雪上加霜,这对制衡中国移动,形成三大运营商之间相对均衡的格局产生不利影响。

  可能不可能?

  正方:联通此次率先“取消漫游费”,电信和中移动肯定也会有所作为,那么最终收益的是消费者,将来对于中国通讯行业整个的行业调整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反方:取消漫游费绝对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由于中国的运营商在每个省都有上百个套餐存在,地区话费差异极大。取消漫游费,会导致大量“窜号”的情况出现,比如贵州的一款套餐很便宜,如果没有漫游费,则贵州的手机卡就可以被全国其他地区用户使用,享受到同等的资费,冲击整个资费运营体系。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