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网民认为3G资费高 数据资费如何破冰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五成网民认为3G资费高 数据资费如何破冰
2009年06月18日 16:43 来源:通信产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从TD试商用开始,3G在运营商的宣传攻势下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而在所有的热议焦点中,资费更成为了其中的重中之重。

  根据《全国网民3G调查报告》显示,有49.2%的网民表示影响其升级到3G的最大阻力依然是“上网资费太高”,而“3G应用太少”则构成第三大阻力,占17.5%。

  因此,面对三大运营商少则百余元,多则数百元的移动上网资费,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了等待;更何况,真正的3G业务尚未推广,用户面临着等米下锅的窘境。

  手机是因为通话才拥有价值,3G的价值同样将体现在足以媲美互联网的众多业务上。因此,对于运营商而言,如何利用上网资费吸引用户;进而利用合理的业务资费增强用户黏性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整体的市场经济中,价格成为撬动市场最为有力的杠杆;从中电信主推的按时长计费到中移动主打的”一元业务体验包“,再到近期中联通创新的M/T计费模式,运营商对于移动上网业务资费模式的探索无疑体现了3G时代的特点——如何成为多业务运行的智能通道。

  在2G时代,运营商是垄断一切的霸主;面对市场远大于2G的3G市场,运营商也许仅仅市场运行的枢纽,其中地位的抉择无疑取决于其中的资费政策。

  从2002年到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蹒跚起步,其中代表的梦网模式毁誉参半。当2009,3G元年;新业务应当用新的资费打开市场。

  业务资费:免费风潮来袭

  互联网最大影响之一在于它将一种消费方式推向极致——先使用后付费。在此之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形式已经在人类历史沿用了漫长时间。

  传统的梦网某种程度类似于将沃尔玛搬到移动网络,消费者所面对的依然是无法验证的消费。在“先付费,后消费”的模式下,缺乏监管的部分SP才能利用各种漏洞设置消费陷阱。因此,当众多的免费WAP出现后,拥有更多选择的消费者自然会抛弃梦网,拥抱免费WAP。统计数据表明,曾经是巨无霸的移动梦网目前流量远远落后于3G门户等独立WAP。

  3G的出现带给运营商改正错误的机会。

  修正梦网

  当移动数据业务从2G时代走向移动互联网时,传统的梦网资费同样需要面对互联网免费模式的修正。

  从免费的飞信开始,中国移动几乎所有的非话音资费都在向免费靠拢,只收话音资费的12580,免费的139邮箱与流量费全免的手机电视业务成为其中的代表。在移动市场处于追赶者角色的中电信与中联通似乎认可了中移动的做法,中电信免费的189邮箱与中联通使用打包推广手机电视明显跟随着中移动的脚步。

  在3G推广初期,消费者更多地看到运营商将数据业务作为上网业务的“添头”,以中电信天翼业务为例,无论是189邮箱,还是所谓的“七彩炫铃”都属于赠送范畴,更多地是为上网业务促销。即便是对于数据业务推广力度更大的中移动,同样将手机报等业务打包进入综合套餐中。

  “在3G初期,业务普遍缺乏黏性,打包的方式更利于消费者接受。”一位地方移动数据部人士表示。

  一元体验包

  此前安徽移动总经理助理肖雷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将大力推广数据业务的1元体验包,即将众多业务体验价定位为1元,最大程度降低消费者的选择门槛。

  以浙江移动所推行的活动为例,在活动期间,消费者开通相应的新业务体验包,即可享受连续3个月每月总包月费仅需1元的优惠,3个月后按正常标准收费。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使用1元体验包而非免费,将更能够区分真实对业务感兴趣的消费者,同样更有利于运营商相关营销进行。“只有付钱的,才是真的用户。”一位地方移动人士表示。更大层面的原因则在于运营商需要逐渐将数据业务与话音业务剥离,毕竟在话音业务ARPU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运营商需要数据业务减缓乃至扭转这一势头。此前,安徽移动相关人士向《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证实,3G资费的定价策略将是话音业务资费持平甚至略低于2G业务,主要增收将来自于数据业务收入。

  因此,使用体验方式所带来的不仅是1元的收入,如同商品的试用期一样,运营商借助于体验包将能够数据业务逐渐过渡到正式运营,“这将是未来运营商的主要收入”。

  “在3G前夜,移动运营商需要加快培育市场。因此,在现有条件下,推广手机电视、手机游戏等对带宽要求高的增值业务,有利于在3G条件下迅速形成一定规模的消费群体,他们不仅熟知手机电视、手机游戏等视频业务,而且已经对业务的应用形成依赖。”白杨向记者表示。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