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口袋医生丨为什么“拍片”时,不能带金属物品进?

2018年12月25日 18:11 来源:中国新闻社微信公众号 参与互动 

  骨折了

  腰椎间盘突出了

  磕到脑袋了

  ……

  我们去医院检查时

  医生往往会让我们去“拍片”

  有的人需要拍X光

  有的人需要做CT

  甚至还有的人

  需要做磁共振(MRI)

  通常这些检查室都会提示

  不能带金属物品进入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需要请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主管技师张艺回答:

  

  随着磁共振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的不断进步,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值得注意的是X线、CT、MRI同样是影像学检查,但是由于成像原理和检查技术不同,做MRI检查的准备和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

  我们都知道在做X线、CT时,患者随身携带金属物品进行检查会因这些物品掩盖检查部位,从而影响图像质量及诊断。但是对于磁共振检查,除了上述所说不可携带检查之外,有些物品甚至不可以带入检查室,即使在没有检查的时候也是不可以的。否则,它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例如:铁制轮椅等被吸入后伤及患者、损坏设备。

  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资料图:核磁共振成像设备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磁共振检查的原理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磁铁,并体验过磁铁的吸引力。其实,磁共振设备是由一些线圈通电而产生的强大磁场,就像咱们日常见到的 “磁铁”一样,对金属有很强的吸引力。为了能够提供稳定的场强,这个磁场是一直都存在的,如果金属靠近就会被吸住,即使停止扫描,磁场也是一直存在的。

  如果将金属物品带入磁体间

  会发生什么呢?

  将金属物品如硬币,打火机,指甲刀,钥匙,发卡等带入磁体间,就会被强大的磁体吸引,它可以从衣服的口袋里以极快的速度即“导弹效应”飞到磁体孔周围。因为速度快极易打到患者的身体上,伤害到患者。若手机,磁卡,手表等带入,会引起磁卡消磁,电子设备失灵。如果铁制轮椅,铁床,氧气瓶,点滴架及相关监护抢救设备等进入磁体间会引发危险,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危及人身安全,这些案例国内外都发生过。

  

  刘昌松 摄 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常见的含有金属的物品有什么呢?

  银行卡、磁卡、手机、手表、钱包、硬币、钥匙、助听器、别针、小刀、打火机、雨伞、能摘下的假牙套、发卡、眼镜、头饰、金属首饰、皮带、金属扣及金属拉链的衣服、文胸、磁疗内衣、磁疗护腰、磁疗护膝、磁帖、膏药及各种电子设备等。

  所以,现在您明白无论是工作或非工作状态,严禁患者和陪同人员将含铁磁性的物品及电子产品带入磁体间的原因了吧。

  磁共振检查还要注意什么呢?

  为了安全顺利的完成磁共振检查,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和家属要关注医院的磁共振室宣传栏上的说明和警告,重视阅读预约单的内容。

  2、禁止进行磁共振检查的有:装有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金属瓣膜、金属人工听骨、神经刺激器、人工耳蜗的患者,病人有宫内金属节育环影响图像诊断也不宜做盆腔检查。

  3、需根据说明书来证明或进一步核实的体内植入物:冠脉支架、各类金属内支架,动脉瘤夹,静脉滤网、电子植入物、人工关节、金属假肢等。

  4、扫描前请将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去掉的有:银行卡,信用卡,各种磁卡,手机,手表,钱包,硬币,钥匙,助听器,别针,小刀,打火机,雨伞,能摘下的假牙、假发套,发卡,眼镜,金属首饰,皮带、金属扣及金属拉链的衣服、文胸、磁疗内衣、磁疗护腰、磁疗护膝、磁帖、膏药、美瞳及隐形眼镜等。

  5、患者在进行检查之前,应该按照医务人员的要求,将身上的所有金属及磁性物品,电子设备都拿出来。必要时还要接受金属探测器的检测,因为有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会因为情绪紧张而忘记去除部分物品,例如假牙套,硬币,钥匙,打火机,别针,患者的磁疗内衣,含金属丝的保暖内衣等。这些物品由于不容易被发现而带入,就会影响检查,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因此,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内容也要引起大家重视。

  6、铁制的病床、轮椅、氧气瓶、抢救设备严禁进入扫描室。

  为了顺利完成磁共振检查,保证患者、家属和磁共振设备的安全,大家要熟知并遵守安全事项,提前知晓,防患于未然。

  中国新闻社&北京友谊医院共同出品

  

【编辑:丁宝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