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中华文摘》文章:中国柔软的下腹部

2010年12月20日 13: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中华文摘》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宋振峰

  这个题目,借用了国际地缘政治中的一个名词,用以指整个体系中最薄弱的部分。二战时期德意同盟意大利的南部,上世纪70年代处于美苏两大集团对峙前沿的北欧,都曾被形容为“欧洲柔软的下腹部”。

  在21世纪的生存和发展中,中国柔软的下腹部何在?是我们低下的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家面貌有了惊人的改观,尤其最近十年,中国经济的位次不断迈上新台阶。相应地,得益于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投入三十多年来不断加大,2008年全国财政科技投入超过2400亿元,与改革之初的1978年相比,增长了40多倍。按照国际可比口径,2008年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与GDP之比达到了1.52:100。2009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较2008年又增长了25.6%。

  尴尬的是,这样的投入砸下去,除了为数不多的创新外,砸出的是无数“老头乐”式的“科技成果”。我们引以为傲的不少重要发现和发明,放到国际竞争的舞台上比较,就会知道大部分属于二流或二流以下。以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为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产生的为数寥寥的一等奖,鲜有能达到诺贝尔奖和菲尔茨奖级别的。在技术发明上,据2007年统计数据,在无线电传输、移动通信、半导体、西药、计算机五大高技术领域中的发明专利,来自外国和外资企业的分别占93%、91%、85%、69%、69%。低端技术为主导致我们的经济结构失衡,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产业群所占比重极低。

  看看我们的东邻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站起来至今,获得各类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已经达到13人。如果说日本与我们国情不同,那么我们可以与当年的苏联相比较。在艰难的20世纪20到70年代,在西方的科技封锁中,苏联仍涌现出一批璀璨的科学和工程天才,齐奥尔科夫斯基、巴甫洛夫、朗道、卡皮察、科罗寥夫、萨哈罗夫……都是世界科学殿堂中熠熠闪光的明星,正是他们的创造性工作,为今日俄罗斯打下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中国堪与之比肩者寥寥无几。

  影响有多大?可以做一个反推,假如我们有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强大的关键技术产业群,长期困扰我们的一系列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军事难题将迎刃而解。由于中国经济主要由低技术产业构成,经济优势难以转化为军事优势,因此也难以转化为战略优势和政治优势。在许多利益攸关的问题上我们只能“夹着尾巴做人”,这事实上将阻碍中国的和平崛起。西方非常清楚这一点,唯独在关键技术上对我们的门越关越紧。外部引进艰难,内生能力低下,长此以往,情何以堪?

  原因何在?是政府不重视吗?国际上很少有哪个政府像中国政府这样重视科技,这三十多年来,历任中央领导人无不大声疾呼,关于创新重要性的警醒之语振聋发聩。温家宝总理就指出,“重大战略高技术是引不进买不来的。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

  如果把创新精神比喻成种子,它只有在肥沃的土壤和气候中才能发芽成长,而文化和体制正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土壤和气候。不难发现,与科技创新同样阙如的是我们的文化创新。历来的科技强国,站在科技实力后面的是生机勃勃的文化,是社会对探索的鼓励,对失败的宽容,对知识的向往,对过度重商主义的抑制,等等。而从体制上看,目前的资源分配和评判标准弊病丛生,如:严于进而宽于出,助长急功近利而不鼓励潜心探索,偏好数量而不重视质量,偏向权威而不青睐青年才俊,等等。正是文化和体制的双重纠结,严重束缚了中国的创新步伐。

  (摘自《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彦宇】
    ----- 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