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代表把脉养老难题:幸福老年要“养”更要“医”

2017年01月18日 21: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浙江代表把脉养老难题:幸福老年要“养”更要“医”
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温州代表团会议现场。 张茵 摄

  中新网杭州1月18日电(记者 张茵 李婷婷)“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由于拉肚子而不得不整天坐在马桶上,因为工作人员没工夫一直照顾他。”此间举行的浙江两会上,浙江省人大代表、温州市龙湾区人民医院院长魏丽华讲述了一段她曾在养老院看到的真实故事。

  “如果当时能有医生为老人对症开药,他是不是就能不这么痛苦?”魏丽华一句反问引发现场诸多共鸣。

  随着老龄化日渐严重,养老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并关注。魏丽华介绍,国内人口老龄化除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等特点,还包括高龄化趋势明显,独居老人现象突出,老年群体慢性病多、病程长、难以治愈。

  来自她的调研显示,国内近50%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老年人消耗的医疗费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耗费近30%的医疗总费。

  “现有养老机构主要以传统的床位养老方式提供服务,很多失能或半失能老人亟需专业医疗康复,不少老人需要反复奔波于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魏丽华认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是这些老人的最佳选择,这是一种“有病诊治、无病疗养”的新型养老医疗模式,有效结合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

  这一问题同样得到浙江省人大代表、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步鸣的关注。他坦言,养老问题是“民生中的民生、短板中的短板”。“老人不安,家人不安,把老年问题解决好,有利于青壮年全身心工作,减少后顾之忧。”

  李步鸣认为,政府应做好顶层设计,把机构养老规划纳入到医疗服务规划中统筹考虑,并加快出台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细则。

  浙江省人大代表、温州市鹿城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庄建华也认为,部门各自为政,养老和医疗资源各自独立、互相阻隔,是阻碍“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立的关键。他表示,推进医养结合体系建设,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力量要形成合力。

  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老年人经济支付能力的支撑,这还有赖于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健全。为此魏丽华建议,支持探索建立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分担的老年人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制度,社会共筹共享,专门为个人年老时购买护理服务筹措资金,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的一项重要支柱性制度。

  另外,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作军则注意到,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人才严重缺乏。他表示,大学及职业院校应加大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养老人才,将其纳入高等教育规划。

  不少代表认为,医养结合模式有多个方向可以尝试。比如,魏丽华提出,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开设老年病科。医疗机构还可与辖区内的养老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合作协议,并选派医疗服务团队定期到养老机构进行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与社会资本合作兴办医养结合机构或护理院。

  杨作军则设想,是否可以创建教育养老体系,以高校为主导,校政企合作为平台,运用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提供教育养老基地平台进而创新社会养老健康理念和养老服务示范。(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