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六大措施

2019年02月22日 11:31 来源:光明网 参与互动 

  作者: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李永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求是》杂志2019年第3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站在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战略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必须坚持的原则、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特别是对当前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政策举措作出了精辟论述,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实践问题,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意义重大而深远。

  新时代,如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以及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出发,深刻阐述了以下六个方面的政策措施。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深刻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表明,生态与文明紧密相连,休戚与共。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单一领域的政策措施,要靠一整套生态文明体系架构的支撑与保障。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只有建立起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责任、生态制度、生态安全耦合互动、相辅相成的综合性生态文明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行为依据、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生存屏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支撑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厦”。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生态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支撑,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它可以实现以源头治理为根本的传统生活观念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以绿色发展为目标的生态经济革命,从而开创一条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共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是: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注民生,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坚守生态红线,以系统思维抓生态建设;树立生态生产力观念,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改革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建立源头预防、事中控制和末端惩处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管制度,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护蓝增绿,依法保障绿色发展目标的实现。

  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倾听民声,顺应民心,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就要做到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重中之重要做到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制定和实现土壤污染防治法。此外,也要做好生态保护工作,使之与污染防治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共同增进人民生态福祉。

  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风险是社会主要风险源之一,因此,要强化风险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做好科学防范工作,力求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同时,也要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规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构建生态安全监控体系,提高突发性环境事件预警和应急能力,提高生态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切实做好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的各项工作。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见效。生态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也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之举。因此,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顽瘴痼疾,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攻坚拔寨。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完善综合决策机制,推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运用生态思维健全相关法规、标准的配套制度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导向,构建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以绿色发展为取向,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创新环境经济政策改革,完善碳交易及排放权交易制度;推进和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责任保险、绿色信贷等绿色金融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同时,做到以精细化思维精准推进改革措施的落实,使已出台的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以真抓敢抓的实劲、常抓的韧劲,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实现生态文明精确改革,在污染防治上取得实效。

  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涉及自然、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因素和多个领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为此,必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综合治理。要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加强对市场、行政、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的统筹协调、多措并举、相互配合,做到综合施策、协同发力、系统治理,着力提高环境治理科学化水平,大力提升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入新时代,我们一定要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从系统工程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角度寻求新的环境治理之道,走出一条实现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的环境治理新路径,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更高阶段。

  在上述的六个方面中,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是基础和保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见效是核心,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是关键,它们相互作用、密切配合、耦合互动,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成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政策体系。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从增强“四个意识”的战略高度出发,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汇聚力量,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人民交出满意的时代答卷。

【编辑:郭泽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