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风云》上海交大首映 讲述中国第一代雷达兵的峥嵘岁月

雷达兵题材电影《天眼风云》在上海交通大学首映,编剧郭锡林、交大雷达兵代表黄为群(中)与观众们进行了交流分享。 许婧 摄

  中新网上海6月22日电 (记者 许婧)人造地球卫星、飞船、火箭、导弹的发射成功,都离不开“雷达”(Radar)一词和幕后英雄的奉献。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雷达技术、装备和系统,均是“零”基础。

  22日,雷达兵题材电影《天眼风云》在上海交通大学首映,雷达兵代表、上海交大校友黄为群现场讲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生动阐述了在中国最需要懂得雷达知识的人才的当口,最急需了解雷达近况的学子之际,上海交大学子是如何承担起这一重担的。

  影片《天眼风云》取材于原空军雷达学院院长郭锡林将军的长篇小说《天波浩渺》,生动讲述了1949年上海解放后,人民解放军成立首支雷达队,彻底保卫上海安全的故事。影片将雷达兵60多年的风雨历程浓缩到一个高山雷达站三代人的故事中,生动再现了中国雷达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谈及创作初衷,郭锡林说“只因始终怀揣着雷达兵的情怀,感受着雷达兵的精神,加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萦绕纠缠,不写出来、不传出去,难以心安,难推其责。”

  而拍这部电影,“不是我一个人的愿望,是所有雷达兵的共同心愿。”郭锡林说道。

  中国的雷达部队与上海交大学子有着怎样的渊源?黄为群动情地回忆了自己当年加入雷达兵的难忘青春岁月,让人仿若重回那段烽火岁月。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刚诞生之际,国防保卫力量也面临从单一陆军转变成多军种的起步阶段。“二六大轰炸”后,经时任上海市长陈毅批准,上海军管会情报处直接向上海交大“召唤”,迫切期望交大学子赴情报处(暂借)工作三个月。这个任务落在了工学院电机工程系“电四讯”毕业班同学的肩上。

  面对祖国的召唤和上海大城市的迫切需要,“电四讯”毕业班的20多名党团员自愿放弃尚还有一个学期即将毕业的“愿望”,在1950年2月16日春节大年夜的下午,赶赴上海警备司令部情报处(提篮桥安国路76号)报到。3月1日,华东军区组建上海防空司令部,4月初成立上海防司指挥部。于是,这批21位学子全身心投入掌握雷达技术的实践中,同时也融入大上海防空保卫工作的事业中,也成为中国第一代雷达操纵员。在后期的雷达培训队里,也是这一批上海交大人担任了教员。

  黄为群记得很清楚,自己1950年底在交大电机系电讯组四年级学习,提前应届毕业参军。当兵28年,他把一生的美好年华都献给了雷达兵。在雷达兵创建初期,他在北京军区雷达营参与保卫首都领空的任务,先后在天津大沽、青岛太平角、连云港大浦雷达站当技术员,维修过美式、日式、苏式雷达,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交大培育的底子使他得以成功应对各式各样的问题。后来中国有了雷达学校专门培养的技师,还诞生了国产雷达,雷达站的技术工作这才走上了正轨,黄为群这批人完成了初创任务,被陆续分配到其他岗位。

  1954年底,黄为群被调到初创的防空军高级防空学校,担任雷达教员。空防合并后,学校改名为空军第二高级专科学校。学校承担着培训在职营团政工干部的任务。在高防工作十多年,能够为陆军向雷达兵转轨贡献一份力,黄为群感到无比荣幸,而当他看到国产雷达被批量生产出来,心里也不由得对新中国感到无比自豪。

  黄为群还回忆了交大学子边干边学、攻坚克难的往事,解决和攻破了许多雷达专业技术难题。上海交大人第一个破解了雷达有“眼”(号称:千里眼)无影的难题,第一个用雷达替代人工跟踪初见端倪,具有真正意义的雷达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开始诞生。第一次由雷达、火力等部队协同作战的雏形开始萌发。

  据不完全统计,在1950年期间,参加防空雷达部队的上海交大学子不少于52位。他们后来在祖国天南海北,像“种子”一样,做技术带头人、技术副连长或教员等,培养出一批批雷达部队的骨干队伍。

  正因此,有军事学者评价到,安国路76号是诞生新中国“雷达兵的摇篮”,上海交大第一批学子是这个“摇篮”中的骨干人群,他们为雷达部队的诞生、发展和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