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旦“偏见多、演出少”?业内:好旦角不分男女

  (解说)男旦是戏曲里的一个专用词,就是指戏曲里男扮女装、男唱女腔的角色。是戏曲表演行式之一,在中国古典演剧史上曾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和主流的构成。日前,网络上流传一个说法,称京剧男旦演员“偏见多、演出少”。对此,中新网记者采访多位业界知名男旦演员。胡文阁作为梅派艺术唯一的男旦传人,他直言男旦艺术时至今日仍旧是不可或缺的。

  (同期)胡文阁:京剧里有行当,生旦净丑。京剧行当里没有男旦、女旦之分,就是旦角。我们就是一种很规范的,从祖宗留下来的,到现在。比如说我,我不说我是男旦或者乾旦,这是今天的人(才)把它划分的很清楚。其实我就是唱旦角的,这就是我的一个职业。毕竟男旦在京剧的历史长河里,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果没有男旦艺术,就没有京剧的今天。我们今天,所有旦角流派的形成,都是男人创造出来的。老一辈大师留下来的旦行的声腔表演艺术,至今所有活跃在舞台上的年轻旦角、或者已经成名的旦角,还都在沿用。我觉得凭这一点来说,男旦艺术是不可或缺的。今天它还是应该占到主导作用。

  (解说)而同样是男旦出身的昆曲艺术家董飞认为,受关注的应当是“旦角”这个行当,而不是演员的性别。

  (同期)董飞:我觉得梅兰芳先生不会强调自己是男旦。现在大家可能太关注这个“男”了,没有太关注这个“旦”。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这个行当。社会关注男旦反倒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就我自己的艺术实践来讲,我一直希望观众能够记住我塑造的角色,而忘掉我的这种性别。包括在舞台上也是,如果一个演员一直执着于自己的性别,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人物角色。好旦角不分男女。

  (解说)中国戏曲学院京剧专业的学生杨润宇表示,学习男旦要求功底非常扎实,而想要真正练出来,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同期)杨瑞宇:男武旦比较少见,因为要求的功底非常扎实,就是个训练特别苦的男旦行,不像青衣之类的,是大行当,特别光鲜亮丽,往那一站,开口一唱,一切都好,或者是表演上,我们就真的是必须练。有时候学旦行,老师们就惧怕我学过头,为了琢磨女人的感觉,不让我走歪路,一直告我要大气,不同于小气的概念。

  (解说)而针对“演出少”的传闻,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李师友表示,在京剧演出这块,京剧院现在采用项目招标制,让“角”自己来招标决定来演什么戏。

  (同期)李师友:我们现在演出是这样,是根据剧院的具体情况,进入体质改革项目制,你有了项目,我们剧院就会全力以赴支持,帮助推动演出,日常演出比如说五一、春节这样的演出,我们来安排招标,自己来招标,你想演什么戏,同时也会对市场进行一定评估,你的上座率能上多少,在这个时期,具体工作需要你自己来做。京剧是角的艺术,那么我们还还原这种模式的管理,我认为这种管理模式应该充分调动了所有演员的积极性。

  (解说)针对男旦行当的生存状况,胡文阁作为梅派第三代嫡传男旦,他认为戏曲艺术还是要靠实力,靠炒作并不可取。

  (同期)胡文阁:我想一个行当里,也会有红的,有不红的,有好的,有不好的。这不单单是在我们男旦这样一个群体里。我想在每个群体里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有当红的,有一般的,有不被重视的。我觉得这个社会本身就是这样的社会,不可能任何事情都是“一片艳阳天”。作为我,我确实算是一个幸运儿吧,但光是靠幸运是不可以的。真的还是要靠你的实力、你的舞台艺术。我觉得戏曲艺术是很吃功的,来不了半点假的。希望我的这些小字辈的男孩子,努力把自己的业务搞好。实力能说明一切。我最希望的就是不要把时间都用在人际关系上。炒作确实是不可取的。时代在变,人可能不会一天到晚练功,但一定要钻研。我愿意呼吁大专院校吸收一些男孩子,但是这个成功率有多大不好预计,但只要做的就会有成果的。中新网路伟北京报道

分享

热门图片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