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从“吃饱”“吃好”迈向“幸福感”

  (改革开放40年·话变迁)探访“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从“吃饱”“吃好”迈向“幸福感” 

  中新社四川广汉10月19日电 题:探访“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从“吃饱”“吃好”迈向“幸福感”

  作者 贺劭清 吴平华

  深秋时节,一场热闹的集市结束后,四川省广汉市向阳镇村民马定新在儿媳妇的搀扶下,沿着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来到镇中心“幸福广场”上的“人民公社摘牌”雕塑旁小憩。这已是百岁老人马定新每次赶集归家途中的老习惯。

  “人民公社摘牌”雕塑,记录的是1980年4月,向阳在中国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牌子,挂上“乡人民政府”牌子的历史性场景。这间接影响了宪法的修改。到1985年6月,中国共有56000多个人民公社相继摘牌。从此,广汉向阳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

  “改革开放前,一天只能喝两碗清稀饭,最大的梦想就是把肚子填饱。”101岁的马定新见证了向阳的变迁,谈及改革开放初期的变化,他不禁提高了嗓门。他回忆说,包产到户后,粮食吃都吃不完,家里随大流做起了养鸡养鸭的副业,才两三年就盖起了一栋两层楼高的房子。

  与“幸福广场”相隔数百米的向阳镇政府小院,有一扇紧锁的黑色后门。小门两侧无任何标识,上方的白色瓷砖已有些许剥落,石柱上有轻微的裂缝。这道不起眼的小门,曾是向阳政府的正门,“人民公社”的牌子便从这里被摘下。

  向阳人民公社末任办公室主任钟太银(已去世)的女儿钟敏回忆说,在这扇小门前,钟太银挂上了亲手制作的“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当时父亲接近一个月没有回家,一个人偷偷制作乡政府的牌子。”她说,怕牵连妻女,父亲在摘牌前甚至和母亲提出了离婚的请求。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上世纪90年代,向阳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镇上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向阳也跻身“中国乡镇之星”行列,成为四川省率先实现小康的乡镇之一。

  “公司不远处才开通了成都第二绕城高速,这里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发生新变化,让人感觉很有朝气。”两年前从山东调到向阳工作的四川米老头食品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汉分公司总经理林伟说,向阳作为米老头的生产基地,地处成德绵经济圈,劳动力充足,交通便捷,对米老头生产的膨化食品出口到东南亚、日本等地非常有利。

  汉舟电气公司是向阳本土的明星企业,其电气设备远销泰国、新加坡、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进配电设备组装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我出生于普通的农家,创业只是第一步,在市场化的浪潮中不断提升自己才最重要。”汉舟电气董事长郑学建回忆,1998年他对公司的产品、技术、销售进行“二次创新”后,第一次将产品卖到了国外,如今他们正对产品和销售进行“三次创新”,从智能制造方面入手,提升产品竞争力。

  近年来,向阳实施“工业强镇”。全镇共有生产型企业300多家,2017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85.4亿元(人民币,下同),税收1.8亿元。

  “包产到户解决了向阳百姓的‘吃饱’问题,发展工业让大家钱袋子鼓起来,解决‘吃好’问题。”向阳镇党委书记宋友说,向阳工业产业发展迅猛,原有工业用地已所剩不多,需要进一步改革转型,寻找发展新动能。

  宋友表示,接下来向阳要关闭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村民的“幸福感”问题。“当年为‘人民公社’摘牌的工作人员需要冒着坐牢的风险,向阳现在继续深化改革,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我们都没有任何顾虑,撸起袖子加油干!”(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