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异地办学十年:从“解燃眉之急”到“保常态长效”

  中新社青海杂多4月14日电 题:青海玉树异地办学十年:从“解燃眉之急”到“保常态长效”

  作者 鲁丹阳 李江宁

  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的俄金曲培是2019年青海省民考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并用少数民族语言参加考试)文科高考状元,也是家乡首个高考状元。

  出生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俄金曲培七岁读书,“小学和初一在杂多县读书,初二时转学到玉树州民族中学读书,初中毕业后考到了盘锦市高级中学。”

  “能去省外读书得益于异地办学‘千人计划’,我们班里有约10个同学都享受了该计划。”俄金曲培说。

  据了解,2010年4月14日,玉树州发生7.1级地震。当年玉树州将重灾区的初中以上学生紧急转移到了异地就读。期间,玉树州借助北京对口支援协调对接,达成了一系列高中和中职异地办班项目,形成了异地办学规模化发展的雏形。

  2015年,玉树州初中毕业生出现井喷式增长,州内基础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为了让所有初中毕业生有书读、有学上,在北京对口支援的支持下,玉树州决定每年送出去1000名学生,接受内地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异地办班”教育模式。

  “每次都有带队老师送我们去外地上学,当地学费一年约2.5万元(人民币,下同),政府补助2万元,自己缴纳5000元学费,再加上一个学期2000元至3000元的生活费,一年共花费约1万元。”俄金曲培说。

  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玉树州每年从北京对口支援资金中拿出3780万元用于“异地办班”高中生食宿、往返交通、体检、保险等费用,人均年支出费用2万元,已累计补助资金1.5784亿元。

  从2017年起,玉树州连续三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高中生子女每年每人补助5000元,累计补助资金1344万元。截至2019年下半年,玉树州在北京市、辽宁省、四川省、湖北黄冈等四个省市和省内15所学校开展“异地办班”,输送的学生数量占全州高中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占全省异地办学总数的近60%,其中95%以上来自于农牧民家庭,且部分为建档立卡户子女。

  “虽然父母都是普通牧民,但他们特别支持我们上学。年龄最小的弟弟青梅扎西也考到了北大附属实验学校读高中。”俄金曲培自信地说,“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下,只要勤奋就能有好成绩。”

  同在盘锦市高级中学读书的才仁东周是2019年青海省民考民理科高考状元,“我们那一届有近200人、4个班级的玉树学生在盘锦市高级中学读书。优质教育资源下,我们成绩提高十分明显。”

  “现在牧民的教育观念发生巨大转变,在政府的支持下,民族教育得到长久发展。”杂多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韩永珍说。

  2018年,玉树州又推出“异地办校”,在该省海东市建成玉树海东高级中学,并委托中央民大附中进行管理,使玉树学生不离开青海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放眼玉树,震后十年间教育厚积薄发,成为了青海省民族教育中一颗闪亮明珠。(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