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徽墨制作技艺

徽墨的历史有1200多年,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因其“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等特点为文人墨客所钟爱。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炼烟、和料、制墨、描金……13道制墨工序看似简单,实则各有讲究,整个成品制作下来,着实不易。图为10月15日,安徽省歙县老胡开文墨厂,一名工人在取烟。中新社记者 刁海洋 摄

安徽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1956年公私合营后成立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传承徽墨历史、文化遗产的专业生产厂。徽墨制作技艺也曾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前几年曾出现过年龄断档,目前公司主力员工的年龄为50岁到60岁,工龄最长的已逾50年。中新社记者 周毅 摄

图为10月15日,安徽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内,一名工人在取烟车间工作。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图为10月15日,安徽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制墨师在杵捣一块煮化的墨。 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公司现有员工136人,大部分是本厂职工的子女。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坐就是一辈子,这就是制墨人的一生写照。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图为10月15日,在安徽歙县老胡开文墨厂,一位工人正在对毛坯墨边缘进行修剪。 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图为10月15日,安徽省歙县老胡开文墨厂的车间内,一位工人正在制作墨块。 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图为10月15日,安徽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工人正在整理墨块。 中新社记者 马知远 摄

图为10月15日,安徽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徽墨在晾干中。 中新社记者 张茵 摄

图为10月15日,安徽省歙县的老胡开文墨厂内,墨块在晾晒车间晾干。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图为10月15日,在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工人正在把晾晒好的徽墨分类包装。 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图为10月15日,安徽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工人正在给墨锭描金。 中新社记者 李爱平 摄

图为10月15日,安徽省歙县的老胡开文墨厂内,老厂长、中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美洪(右)和儿子周健(现任厂长)在一起交谈。目前公司年营销额约两三千万元人民币,过去百分之八十销往日本,近年来,由于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催生了“非遗热”“书法热”,国内对徽墨需求增多,目前内销占一半左右。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