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海军首批女性舰员走上舰艇战斗岗位(图)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8月24日 08:4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损管堵漏训练 王松岐摄
损管堵漏训练 王松岐摄
 抗眩晕训练 魏思文摄
抗眩晕训练 魏思文摄

  8月下旬,海军北海舰队某训练基地,经过5个半月培训的海军首批27名全课目女舰员,以100%的合格率圆满完成航海、报务、信号、舰务等9个舰艇专业考核。9月初,她们将走上舰艇战斗岗位。这标志着人民海军女舰员培训走向正规化、体系化。

  海军舰艇部署女军人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海军的普遍做法,目前已经有包括美、英、法、日等16个国家的海军舰艇部署了女军人。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是空白。

  近年来,随着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新型舰艇工作环境发生变化,女性上舰成为可能。在亚丁湾护航等军事实践中,女军人已开始逐步实现由后方走向一线、由岸上走向海上、由短期驻舰向长期驻舰、由勤务保障型女兵向战斗型女兵转变。

  从岸上到海上的路有多远?女舰员的成长历程与普通女兵又有何不同?近日,笔者走进了有“水兵摇篮”之称的某训练基地,走进女舰员成长的神秘世界。

  240名女兵中最后选上3个

  3月7日,对于女兵郭洁来说,注定是特殊又难忘的一天。

  这天,她拆掉叠了近两年的“豆腐块”,铺上了舰艇毛毯;一日生活中不见了各种哨音,取而代之的是长短不一的铃声信号……夜幕低垂,她兴奋地在日记中写道:“从今天起,我将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

  就在同一天,和郭洁一样激动的还有来自海军其他不同单位的26名女兵。作为海军选拔培训的战斗型女舰员,她们到北海舰队某训练基地报到的第一天,一日的训练生活就从舰艇化管理开始了。

  郭洁在一个月前得知海军要选拔女舰员的消息后,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但她没想到,由于海上环境和舰艇工作生活的特殊性,会给长期驻舰女性的生理、心理带来比男性更大的挑战,选拔要求异常严格。

  回想起自己的那段选拔经历,这位年仅23岁、开朗爱笑的河南姑娘记忆犹新:“心理素质不过硬的不要、体能差的淘汰……仅仅体检内容,就划分了43小项,每一项都与舰艇生活息息相关,选拔条件十分严格苛刻,只要有1项不合格就不能过关。”

  除严格的体检外,还有思想状况摸底、文化知识考核、个人经历调查等一系列关卡横亘在她们面前。“我们新训营当时报名参加选拔的有240名女兵,最后就选上了3个。”从东海舰队选出来的新兵潘健润,回忆起选拔过程感到自己十分幸运。

  选女兵严,选女舰员更严。笔者了解到,选拔女舰员有详细的考核计划和流程,他们按照“个人自愿、严格考核、择优遴选”的原则,制定了“政治思想考核登记表”、“上舰女士兵考核评分表”、“身心健康调查表”等,设置了20余项面试内容,通过听取简要介绍、随机提问和笔试等方式,对预选对象逐一面试,就政治思想、服役态度、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10项内容进行量化打分,最后形成综合考评意见。

  该基地政委胡祥告诉笔者,这27名女舰员是从全海军部队精挑细选的,其中16名新兵、7名第二年兵、4名士官。她们中年龄最大的25岁,最小的18岁,平均年龄20岁;她们的文化程度较高,近80%是大学生,有4人是本科生。

  用背包绳将自己绑在滚轮上

  在第一次抗眩晕课上,上等兵李梦迪打量着眼前的固定滚轮,跃跃欲试。

  上轮,旋转,落地。这位参军前当过模特的美丽姑娘开心地笑了,胆量在她身上又一次战胜了挑战。但是,真正的挑战却远不止这些。继续上轮,1圈、2圈、3圈……咬牙坚持完成了训练指标规定的26圈。但一下来,李梦迪就两眼呆滞,脸色煞白,开始呕吐不止。姑娘们见状都吓坏了,小小的固定滚轮眨眼间变成了“魔圈”,令人望而却步。

  共同课目教研室主任苏学荣介绍说,女性由于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相较男性来说偏弱,男性化特征偏重的课目训练难度更大。这种脱胎换骨之前的痛苦,每一名女舰员都必须要经历。

  然而,残酷的训练并没有吓倒勇敢的女兵,她们在宿舍楼的格言墙上作出如此回答:要做翱翔在大洋上的“中国海燕”,就必须磨炼出搏击风雨的硬翅。短暂的调整之后,她们凭着信念开始了超常的忍耐和付出。

  练体力,她们每天晨跑5公里;练臂力,她们每天托举杠铃数百次;练单杠,她们一吊就是一分钟左右;练游泳,她们每天在百米泳道来回不停游几十次;练耐力,她们用背包绳将自己绑在滚轮上……

  短短几个月,黝黑的脸庞、结实的双臂、粗糙的双手见证了她们的训练成果。

  专业训练之难把省跆拳道冠军也吓了一跳

  姑娘们说,体能训练再苦再累只要咬牙坚持就能过去,专业课的学习训练却是另外一番考验。

  来自辽宁沈阳的东北姑娘王超在拿到自己的课程安排时吓了一跳:航海专业的课程仅理论方面就有电工基础、航海基础、航海仪器、平台罗经4门课程21项内容,实操训练方面还有损管堵漏、舰体灭火、舢板、包扎、绳结等共同课目训练以及本专业的装备操作。同样,其他专业课程的安排也一点不轻松,来之前就曾从事报务专业工作的储贤贤很“内行”地感慨:“一个电传拍发要想达到熟练就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更何况还有抄报、五笔、话报、手键报……”

  短短5个月内如何能熟练掌握这么多知识和技能?姑娘们心头都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没等多久,这些问号就被紧张的生活所拉直。王超入伍前曾拿过辽宁省跆拳道冠军,是一名黑带三段高手,残酷的竞技训练练就了她吃苦耐劳的性格。尽管如此,第一周的生活就让她对女舰员训练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一天10节课,加上体能训练,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这绷紧的不仅是身体,还有神经。”

  上等兵杜莹清晰地记得灯光信号课给自己带来的沮丧。点划代音,一分钟40码的速度,顶风,顶阳光,3分钟训练不敢眨眼。即便如此,刚开始训练总会漏掉一两个灯光信号,导致整个信号字码无法完整译出,测试成绩为零。看着惨淡的成绩单,她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与杜莹有相同遭遇的,还有报务专业的张慧。抄报,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实际上对人的听力和反应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后期成绩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先天条件。刚开始学习抄报,张慧上手很快,经过短暂几周的学习,她一分钟就能达到抄收30组以上。然而,意想不到的是,30组竟然从此成了她的瓶颈,无论怎样努力,却再难提高一步。

  没有捷径,只有苦练。炎炎夏日,姑娘们头戴耳机,挺腰直坐,手握铅笔,眼盯报纸。此时,时间被遗忘了。

  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河北籍女兵刘妍仅用两个月,就创下了“一分钟拍发出700多组电码”的纪录,成为该基地历史上达到这个成绩用时最短的培训舰员。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