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赴黎维和军医热心为当地村民治病

2013年01月05日 14:2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中国医生的勤奋努力和出色工作,为黎巴嫩南部人民带来了福音。”这是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临时部队(联黎部队)2012年年度报告给予中国维和部队军医的高度评价。“但中国军医克服的种种困难,却鲜有人知,”中国第十批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营长黄艾俞深有感触地说。

  为了更好地向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中国工兵营在黎巴嫩南部的辛尼亚、日不肯、库雷拉3个村庄开设了医疗救治点。“到医疗点巡诊的路像是拧麻花,”驾驶员吴永佳略带抱怨地讲起曲折凸凹的巡诊路:“人坐在车里像是坐弹簧,稍不注意头就会碰撞到车顶。”有几次雨天巡诊,车子陷进泥坑,医生不得不背着医药箱步行到医疗点。任务区局势复杂,存在潜在的安全威胁,根据联黎部队的有关规定,医疗队巡诊要经常变换出行路线和出行时间。

  医生黄建华说,从营区到日不肯医疗点,最短线路约半个小时车程,有时候他们不得不绕道行驶另辟蹊径,一趟下来得一个多小时。半年时光粗略算来,在任务区巡诊多跑了几千公里路。

  与曲折的巡诊路相似,巡诊医生与当地患者交流也是“拐着弯”说话:先把汉语转换为英语,再转换为阿拉伯语,附加“手语”,患者才能明白。“这样的境遇,维和友军同样遇到,但是我们营里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较好的克服了这个问题。”

  副营长李春年中校说,营里开设了阿语培训班,把常用医疗短语编辑成汉语与阿语对照版本,打印出来随身携带,既便于应急又方便记忆。半年下来,效果明显,军医们已经掌握了常用阿语,诊治病人基本不需要翻译。

  让当地民众接受传统中医疗法,同样有一些曲折的经历。库雷拉村男子伊卜拉罕的风湿性头痛每逢雨季就发作,医生黄建华为他针灸治疗。第一次见医生把数根银针刺进肉里,他吓得面如土色,头摇的似拨浪鼓跳下了病床,任医生怎样说,他都不愿意接受。后来,黄医生亲自试针扎自己给他看,他才勉强回到病床接受治疗。

  “自己试针,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这样患者才能信任我们的治疗,”黄医生微笑着说。3个疗程后,伊卜拉罕的病痛明显好转,而且还成了针灸疗法的“活广告”。起初像针灸、推拿、拔火罐等当地群众不易接受的中医疗法,后来亲身体验后无不啧啧称奇。神奇的中医疗法也在联黎部队传开,经常会有联黎部队友军慕名前来求医问药。

  中国第十批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自去年6月抵达任务区以来,出色完成了黎以边界扫雷、栽定界桩、工程建筑与维护和医疗救治、人道救援等任务,充分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赢得了联黎部队司令部、黎巴嫩政府和当地民众以及友军官兵的高度赞誉。中国工兵营下属的医院迄今已累计诊治病人约4200人次。

  库雷拉村村长贾马尔·施布利感激地说,村民有个头痛脑热,就会找中国医生,中国医生也总是有求必应、药到病除。(周志锋 李强)


          相关报道: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官兵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中国维和部队在黎巴嫩营救6名外军士兵(图)
          中国第十批赴黎巴嫩维和工兵营通过联合国装备核查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在黎以边界执行扫雷任务

【编辑:曹昆】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