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导弹发射在即 解放军“蓝领”海上迅速排障成功

2013年03月25日 09:29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在修理车间,林建利(左)专注于每一个细节禹 威摄
在修理车间,林建利(左)专注于每一个细节 禹威摄

  2013年2月23日,几艘被誉为“无影利剑”的新型导弹快艇,结束为期5天的演练,返回军港。

  随艇出海的林建利并没有和其他艇员一块登上码头,而是一脸焦急地和几个人比划着什么。

  此情此景,对于熟悉林建利的人来说,再寻常不过——眼前这个一身蓝色作训服的东海舰队某快艇支队装备部部长,此次随艇训练又有了新的发现。

  一周之后,记者赶到这里,恰逢几艘新型导弹快艇紧急备航,林建利正钻进主机舱,喜滋滋地聆听着机器的轰鸣。

  盯战位、钻船舱、跑修理厂——战友们把经常一身油污一身汗的林建利誉为“铸剑东海一‘蓝领’”。

  这位“蓝领”胸怀大使命——

  让“利剑”更锋利

  2012年7月8日,东海某海域,新型导弹快艇再次创造历史: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两枚导弹呼啸而出——双弹齐射,准确命中目标!

  这一刻,来之不易!日历翻回到两年前——2010年3月,刚刚走上装备部部长岗位的林建利迎头面对的现实,用十分严峻来形容并不为过。

  新型导弹快艇列装后,导弹保障数量成倍增加。恰在此时,海军要求将一个基数的保障时间缩短为原来的一半!原本缺编较多的保障兵力显得更加捉襟见肘。

  任务量摆在那儿,没有兵力只能“变”出兵力。那段时间,林建利带着保障大队官兵探索了日后屡创奇迹的“跨建制、跨专业、跨弹型”训练,让打破编制成为可能。随后,他们将人员重新编组为6条作业线,任何一条作业线均能完成所有型号装备的保障工作。

  2011年9月,海军军械保障能力评估组见证了这一奇迹时刻。评估那天,加上临时启动的2条预备作业线,这个当时缺编将近一半兵员的保障大队竟像变戏法一样一下子变出8条作业线,一个基数的保障时间比海军要求的还要快半天!

  林建利要的就是快。他说:“‘无影利剑’厉害就厉害在‘利’上,我的名字里面也有个‘利’字,它时刻提醒我:我们的价值就在于让利剑更锋利!”

  锋利,被落实在这支部队的更多细节工作上——

  2012年11月,林建利在检查新型导弹快艇随艇备品备件和战时携带器材时发现,虽然器材众多,摆放整齐,但快艇易损急需的某些器材却不在其中。“我们是严格按照2007年制定的标准携带的……”器材助理员许海峰话没说完,就被林建利驳了回去:“2007年的标准能用一辈子吗?”

  随后,他带领官兵结合未来作战需要重新制订了备品清单,使海上保障更加及时有力。

  这位“蓝领”工作高标准——

  打起仗来托底了

  2010年7月海上实兵实弹演练中的一幕,让林建利久久难以释怀。

  那次,接到任务的某猎潜艇刚驶离锚地不久,主机便冒出一团浓烟。当时,被称为“海上医院”的浮动船坞就在附近,但由于该船坞是为新型导弹快艇量身打造的,猎潜艇只能无奈地退出战斗,被拉回码头修理。

  从那一刻起,林建利就打起了浮动船坞改造的主意。他大胆提出设想——把浮动船坞升级改造成适应多艇型的海上快速抢修平台。在上级支持下,一系列改造得以完成,多套特装修理检测装备经过适当改进,陆续被搬上平台。

  2012年盛夏,他们迎来首场检验。东海某海域,在海上应急抢修指挥员林建利沉着指挥下,猎潜艇、导弹护卫艇、新型导弹快艇先后进入浮动船坞,成功进行了应急抢修演练。浮动船坞由此真正成为多型快艇的“海上综合医院”。

  应急修理,难在一个“急”字。又一个问号挂上林建利心头:一旦打起仗来,固定装备保障维修基地遭到攻击怎么办?能否利用民用码头港口开设机动保障点,充分运用驻地雄厚的船舶修理资源?为此,他率领业务部门走访了驻地政府部门和船舶制造维修企业,通过国防动员渠道与多个民用码头和相关企业签订了战时合作协议。

  无论干什么,林建利都爱问一句:“打起仗来行不行?”正是在这句话的催问下,一系列“组合拳”陆续推出:

  ——变被动保障为主动保障。支队先后购置了显微内窥镜、红外热成像智能测试仪、滑油快速检测仪等装备。如今,每艘舰艇上都有检测诊断小组,随时检测舰艇装备的性能状态。

  ——推行全天候实时保障制度。制订装备应急保障预案,成立装备应急抢修分队、器材应急前送分队,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小故障不过夜,大故障连轴转”在这里已成为常态。

  这位“蓝领”谋事有远略——

  培养更多“蓝领”英才

  这年,支队建立了特装维修“高素质人才库”。名单刚一公布,便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某船雷达部门班长李信龙业务扎实,多次排除故障险情,可“高素质人才库”名单里却没有他。李信龙在局域网发帖子,认定他这匹“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人才库标准有问题。

  一帖激起千重浪,短短几天就有几十名战士跟帖“吐槽”。

  谁知,这一插曲却让林建利兴奋不已。他连拍脑袋说:“人才库怎么能少了这些士官骨干呢?”于是,将“高素质人才库”扩容成一支“装备能操作、科研能攻关、战时能抢修”的装备技术骨干队伍的蓝图,在他脑海浮现出来。很快,一批艇上专业技术骨干被抽组成应急维修班,并采取派驻厂家学习、送入院校深造、举办装备培训班等一系列举措,让这支“编在艇上、用在集中”的精干维修力量迅速崛起,并担当重任——

  去年海上实弹演习,新型导弹快艇在导弹发射前的最后一次通电检测时,助推器出现点火故障。导弹指挥仪班长朱建超迅速判断故障原因,带领战士抢修,仅用半小时就排除故障,导弹成功发射。

  前不久,停靠码头的某艇通海阀发生故障。按以往惯例,需要将舰艇拉上船排,少说也得两三天。应急维修班奉命赶往故障舰艇,凭借过硬技能进行不拆除修理,很快排除故障。

  比这些事例更有说服力的是数字。3年多来,该支队多名官兵在海军水面舰艇艇员维修技能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连续两年在海军军械业务比武中夺得团体第一,导弹指挥仪模拟训练系统等12项装备革新成果被上级推广,新装备自修率由原来不到20%提高到45%以上。

  “现代海战,其实在舰艇装备保障过程中就已经打响了。”主机舱内巨大的轰鸣声中,林建利几乎是喊着跟记者说:“一线呼唤更多‘蓝领’!”(王通化 廖海峰 宋健宁)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军事频道

【编辑:贾龙】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