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兰空雷达某旅按照能打仗、打胜仗标准抓作战准备

2013年06月18日 08: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兰州6月17日电 (曹传彪 潘润清 范军)驻守在边关大漠的兰空雷达某旅,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抓准备、卫国门,近年来先后完成和平使命、西部等系列演习雷达情报保障任务,情报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

  一支地处偏远的兵种部队,预警情报保障能力何以大步提升?旅长张五一说:“雷达兵始终是全员战备、全装使用、全年作战,必须练就火眼金睛,高标准做好作战战备工作。”

  去年5月,该旅十五站迎来了一位“新战友”——从某雷达站对调部署的某型雷达。官兵说,可别小瞧了这简单的对调,背后可藏着旅领导班子追求打赢的一番深意。

  受历史原因影响,该旅装备的雷达体制落后、程式单一、频段重叠,部署于一地的同程式雷达互扰问题,不仅对装备技战术性能造成影响,在战时还极易同时遭受干扰,丧失作战能力。

  旅科学论证大胆展开了“配对”——按照“新老搭配、频率交错、高低兼顾”原则,进行装备部署优化,先后调整部署雷达数十部,使得装备作战效能得到较大发挥,雷达网的严密性和稳定性大幅增强,使边防一线预警探测网得到有效前伸。

  “雷达兵雷达兵,离了雷达就不是兵。”采访中,张旅长如是说,“换句话说,发挥不出雷达装备的最佳效能,就算不上合格的雷达兵。”

  “好马配好鞍”,再好的雷达装备没有合适的阵地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战性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只有一个招——搭台子、建阵地,可一个配套阵地动辄需要花费几十万,这对于组建不久、家底薄弱的团队来说,无疑是个大难题。

  旅领导班子达成共识:事关战斗力的钱一分也不能少花。2010年以来,该旅采取自筹与申报相结合方式,新建标准型通用阵地15个,改扩建阵地4个,有效地改善了老旧阵地条件。

  根据阵地气候、地理、电磁等环境对雷达装备进行阵地优化,不断提升装备技战术性能;探索装备维护划片分区编组实施办法,持续提升装备维护质量效益……围绕雷达做文章,常态化的部署优化、阵地优化、装备优化已使该旅的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

  该旅驻防西北边疆,受客观因素制约,装备一度相对落后。近年来,随着装备更新步伐加快,部队新兵器列装增多,如何缩短兵器列装周期,快速形成战斗力?旅确立“宁可人等装备,不可装备等人”的思路,迈开了超前培养人才队伍的步子。

  提起去年9月参与旅军事训练比武,夺得操纵专业第六名的好成绩,十六站上等兵打志刚至今兴奋不已。他不仅开创了列兵与老兵同台比武的先例,还击败众多高手取得名次,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变化源于该旅新专业兵训练的一项改革——针对以往新专业兵训练周期长、训战脱节等问题,他们一改一直沿袭的机构培训、教导队集中训练的做法,把新专业兵直接下到一线雷达站,按照“能力测试、定岗分配、‘一对一’带教、考评认证”的步骤,采取理论课依托视频系统请各站优秀教员授课,实践课进行优秀教练员“一对一”帮带的方式,实现了新专业兵训练与部队作战需求无缝连接,训练周期缩短近三分之一,以往不少战士到老兵退伍时技术都不成熟,如今不少同志经过三个月的专业培训就已经“单放”。

  与此同时,他们把目光瞄向了新装备人才储备。探索“前移式”骨干人才培养,对当年确定换装的单位,在不影响战备值班的情况下,采取“送出去学、挖潜力教”的办法,若是全旅首装,则提前送兄弟部队、院校或装备厂家改装培训;若旅里已列装,则选定已列装的雷达分队作为承训单位,选送改装单位人员分批次成建制前往培训。待新装列装,人人都已是成熟的“老把式”,新装形成战斗力周期平均缩短了2个月。

  开展战勤人员岗前培训带教和资格考评认定,定期组织机关干部、基层分队指挥员到旅指挥机构跟班见学,组织机关与基层技术人员换岗交流……项项务实举措,极大增强了作战人才培养成效,推动了情报预警保障能力水涨船高。

  未来信息化战场瞬息万变,作战环境更趋复杂。一方面,没有一定的机动作战能力,雷达装备无疑是等着挨打的靶子;另一方面,具备了机动作战能力,雷达对复杂环境的适应度更高,在未来战争中掌握先机的可能性则更大。为此,该旅今年将机动分队建设作为打造打胜仗之师的“尖刀工程”。

  他们紧贴战损接替、隐蔽待战、机动补盲等使命任务,围绕“走、防、吃、住、藏”等重点环节,组织雷达机动分队开展常态化架设撤收、伪装防护、快速机动、野外生存、异地驻训等科目训练,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锤炼“走得动、看得见、判得准、报得出”的机动作战硬功。

  去年6月,该旅某机动分队机动数千公里,首次赴某高原地区参与驻训演练任务,官兵过雪山、淌冰河、穿达坂,克服高寒缺氧、紫外线强等困难,一路走一路练,针对某方向山高坡陡、地形复杂、阵地遮蔽角大等问题,通过实地测量、雷达架设等方式,总结形成了一整套高原地区雷达装备作战流程、运用和组网驻训规范,为部队遂行高原地区机动作战积累了经验。(完)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