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火线三兄弟》一扫抗日剧“妖魔化”面貌(图)

2013年07月18日 15:15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李烁

  电视剧《火线三兄弟》继六月底亮相各大卫视以来,一扫抗日剧的“妖魔化”面貌,在黄金档、日间档的轮流播映中收视居高不下,近日更登陆央视一套并带动了时段收视率,人气热度可见一斑。张涵予、刘烨、黄渤三大金马影帝同剧飙戏的明星效应不容小觑,张涵予的硬汉形象、刘烨的文艺形象、黄渤的喜剧形象在一部抗战题材的年代剧中能碰撞出怎样的戏剧性火花,无疑是最吸引观众的收视热点。被称为国内第六代“怪才”的青年导演管虎,更是创新地将电影和电视剧进行同期制作,这些内外因素将《火线三兄弟》打造成了独树一帜的新型抗日剧佳作。

  抗日剧与家庭剧的类型嫁接

  为适应时代文化,近两年盛行一时的抗日剧多用类型嫁接来寻求形式创新,突破抗日题材影视作品刻板说教的传统面貌,逐渐出现了抗日剧与武侠剧的嫁接(比如令人咋舌的手撕鬼子)、与偶像剧的嫁接(比如偶像男星抹着发胶上战场)等例。雷人情节和夸张场面致使原本较具观众基础、较易通过审查的抗日剧,一度陷入资源被过度开发的尴尬境地。《火线三兄弟》的脱颖而出,在于正确文化价值观指导下的合理创新,巧妙地选择了家庭剧、生活剧、亲情剧与抗日剧进行类型嫁接,田家三兄弟和老母亲的亲情关系贯穿了全剧的矛盾冲突,产生出一种亲近观众、“接地气”的独特艺术效果。导演管虎也表示,该剧的创作理念绝不是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而是着重表现战争中的人性纠葛和苦难历史带给中国人的心灵成长,从而体现出真正的现实主义人文关怀。

  以情动人,拒绝雷人

  《火线三兄弟》以性格各异的三兄弟各自的离奇人生经历为线索,串起了一段以情动人的抗日传奇,它讲述的不是“抗日神人”,而是最普通的小人物——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真实人性的蜕变过程。

  大哥田大林因为误杀了战友,从铮铮铁骨的军人,变成听到枪声手就发抖的懦夫,再在一次次暗杀中逐渐战胜心魔重获新生。虽然在剧中前半段,和两个弟弟的古灵精怪相比,大林略显沉闷,但他前后性格反差极大,心路历程复杂,他的遭遇最集中地体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身心伤害。原本是神枪手的他中了敌人的圈套、亲手射死战友这一情节,没有视觉暴力和感官刺激,却让观众在虐心之余被真正激发出爱国血性。二哥田二林原本的野心只是当大饭馆的大厨,却偶然被党组织看中并被委以重任;老三田三林的野心再大也不过是在北京城混出头、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却也阴差阳错地最终走上抗日道路。二林和三林的个性色彩更为鲜明,卧底和黑帮人生更具备因人物性格而造成的偶然因素,因此更为幽默、戏剧化,两人的离奇经历共同冲淡了大林戏份的沉重,为全剧奠定了喜剧化的整体基调。擅长喜剧的黄渤演活了聪明狡黠又淳朴善良的三林,用兄弟情、儿女情、江湖情刻画出三林的多面立体形象。而在微博上以诙谐耍宝闻名的刘烨也顺理成章地本色演出,从忧郁敏感的文艺男成功转型为淘气卖萌的喜剧男,两道浓眉一挑动都能产生搞笑效果。

  不过,尽管三位影帝个性化的演技释放了人物魅力,产生了惊险又搞笑的戏剧化效果,但一部男人戏中的不少关键危机却推给了苦情寡妇、纯情女骗子、热血大小姐、卧底女招待、山东老太太这些女性配角去化解。比如惠芸假扮妻子、先后救了大林和二林,梁小姐组建锄奸团,帮助大林战胜心魔,也帮助三林在黑帮发展,同时,将惠芸置于大林和二林之间、将梁小姐置于大林和三林之间,用男女爱情关系来填充兄弟手足关系,这些设计都使得女性角色喧宾夺主地削弱了三兄弟的强大气场,没能充分表现三强联合的兄弟情力量,令人遗憾。

  影视同期拍模式

  电视剧《火线三兄弟》和《厨戏痞》不仅主演阵容相同,故事内核也一脉相承,在周密的档期规划下,同期、分开完成。管虎白天导演电视剧,晚上和电影组一起策划电影内容,最终由电影逾三亿的高票房带动了电视剧的收视人气。电影讲述了化身厨子、戏子和痞子的三个奇人在一家日本料理店中为争夺生化秘方而展开的生死搏杀,以料理店为主场景,情节矛盾较为集中。《火线三兄弟》则在40集的叙事中着重表现了抗日战争中小人物的人生成长和性格转变,电影中被淡化的感情戏在电视剧中形成一大看点。由此,该剧创造了国内外罕见的影视题材同期拍摄的成功经验,其中虽不排除某些机遇因素,比如广电总局的严审政策造就了抗日剧当前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但总体来说,仍给资金不算充裕的独立制片提供了一种最高效的经验模式,不仅没“浪费”三大影帝的黄金阵容,还最大化发挥了明星的魅力。

【编辑:贾龙】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