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林左鸣: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都是重要力量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1月08日 09:43 来源:中国航空报 参与互动(0)

  10月26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受邀在“2013浦江创新论坛”上作了题为《创新驱动:市场机制与企业家精神》的演讲,引起了广泛反响,多家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其中,个别媒体在报道中摘录部分演讲内容作为标题,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演讲者的核心观点。为进一步阐释演讲中提及的政府与市场、国企与民企等重要问题,本报对林左鸣董事长进行了专访。

  公有制企业不等同于政府,非公有制企业也不等同于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记者: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公有制企业就等同于政府,私有制企业就等同于市场,因此热衷于在国企、民企的进退问题上做文章,甚至将国企与民企对立起来,认为要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就要让国有企业退出市场,对此您怎么看?

  林左鸣:公有制企业不等同于政府,非公有制企业也不等同于市场,目前社会上有这样的观点,好像只要发展了非公有制经济,完全私有化了,就是市场经济;要健全完善市场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就应该让公有制的国有企业退出市场竞争,这是完全错误的,也是有些人陷入西方传统经济学理论误区的结果。毫无疑问,持有这样的观点是背离国情的,无视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在国家进一步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和重要作用;同时也不符合我国宪法关于“两个不动摇”的规定,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那么,这个错误观点的根源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把公有制等同于政府,其背后隐藏着一个逻辑,即政府通过直接干预经济,实现国有企业垄断,从而使资源不能优化配置。这其实是对国有企业运行本质的一个重大误解。实际上,为了更好更快发展,国有企业更希望能完善市场机制。当前对于民营企业而言,除了一些行业准入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以外,在企业微观经营层面已经没有什么“紧箍咒”,完全可以按照市场的要求,按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来独立进行经营管理。相较而言,国有企业这些问题解决得还不是很好,还不能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运行,并且近些年来存在着越来越被捆住手脚的危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有企业在今天比民营企业更加呼唤市场机制的改革完善。事实上,那种把公有制企业和政府画等号,把非公有制企业和市场画等号的观念是绝对错误的。不但在中国是错误的,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也是错误的。在欧洲就有很多国有企业,特别是在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更是如此,比如空中客车、英国石油、法国赛峰、法国达索等企业,政府都持有较大比例股份。即便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美国,很多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也都被美国的主权基金控制,成为“准国有企业”。以美国现代军工企业为例,美国政府从来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通过调整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引导军工企业发展,困难时扶持,“偏轨”时刹车。典型的就是1993年被西方世界军工行业称之为“最后的晚餐”之后的整合,在政府主导下,美国主要军工供应商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多个,整合成到2002年只有5个高度集中的跨军种、跨平台的主承包商,即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门、雷神和通用动力。特别是发展到现在,各类军工企业的大股东由机构投资者和养老基金等国家色彩明显的主权基金控股后,实际上也已经是一种“准国有企业”。

  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要实现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政府与市场之间必须实行“分享制”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