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机长:飞临日本防空识别区时不需单独报告

2013年12月10日 08:13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中国歼11苏30巡逻东海防空识别区 优于日本F-15(组图)

  中国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后,西方质疑和反对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中国要求别国民航飞机在进入中国防空识别区之前报备”。然而向防空识别区所在国的相关管理机构报备,是各国防空识别区的基本要求,也是防空识别区最基本的职能。正如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所言:“许多国家都要求飞经其防空识别区的航空器提前通报飞行计划,中国的做法不是特例”。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和加拿大最先建立北美防空识别区,防空识别区的很多“游戏规则”也是由美国最先确立的。要求民航飞机报备,正是美国想出的办法。当年美国的防空识别区并非针对飞往美国的民航客机,而是应对苏联轰炸机的威胁。由于显然不可能让苏联轰炸机飞临美国之前向美国管理部门报告航线,于是让民航机亮明身份,便成为对其进行识别的有效措施。

  时至今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规定,进入防空识别区的飞行器原则上必须在飞入航空识别区之前15分钟用无线电向航空管制员通报飞行计划、目的等关于穿越防空识别区的细节。另外,这架飞行器也必须装备无线电应答装置。FAA发布的指南还详细列出不同速度下飞行15分钟需要的距离,以便飞行员掌握好报告时间。而任何未获授权在这些区域飞行的航空器都可被识别为威胁,并作为敌方飞行器处置,可能遭到战斗机拦截。如果飞机未按照要求亮明身份,通常管理方会使用特高频的243.0波道或甚高频的 121.5波道进行联络。如果无线电询问后仍无法确认一架处于防空识别区内的飞机,美军将派遣战机对闯入者进行目视识别和拦截。

  不过,具体让哪些民航飞机及航空器报备,美国和加拿大的做法存在不同。在实际操作中,美国不要求穿越识别区但无意进入领空的国外飞机事先通报计划并表明身份。美国《海军指挥军官指南》称,防空识别区只适用于打算进入美国领空的商用飞机。因此美国政府对无意进入美国领空的国外飞机不会启动防空识别区程序,同时不承认滨海国家对无意进入其领空的外国飞行器启动其防空识别程序。这也是美国军机不遵守中国防空识别区规则的“原因”。

  而在是否要求对方亮明身份这个问题上,加拿大的做法和中国类似。加拿大防空识别区不但要求飞往加拿大的飞机报告信息,而且途中经过防空识别区但飞往他国的飞机也需要报告。

  美国不需要军用飞机向其通报身份,也是基于现实利益考虑。美国显然不用指望别国军机侦察之前预先通报侦察线路。而且美国军机飞入他国防空识别区的次数最多。如果强硬要求别国军机在进入美国防空识别区前向其进行通报,那美国军机擅闯别国防空识别区就“理亏”了。

  北美防空识别区为别国建立防空识别区设立了一个模板。此后韩国、日本的防空识别区基本按照北美防空识别区的模式,都要求别国客机飞入前报计划。

  实际上,即便不设防空识别区,当民航客机进入一个国家管理的飞行情报区时,就必须向其报告,并服从管理。飞行情报区是由国际民航组织划定,区分各国家在该区的航管及航空情报服务的责任区。与防空识别区不同的是,飞航情报区主要是以航管及飞航情报服务为主。一名中国民航客机机长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定期航班飞日本航线时,通常会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提前将飞行计划提交给对方相关部门,飞临日本防空识别区时不需要再提交报告。韩国《朝鲜日报》9日称,由于韩国新划定的防空识别区与飞行情报区一致,中国民航飞机可以像现在一样不需提前通报即可自由飞行。(张亦驰)


  相关报道:中国设防空识别区打重拳 让图谋中国领土的日本疼
                 日设“国安会”针对中国 讨论应对东海防空识别区
                 五角大楼称中美两军拟拜登访华后讨论东海防空识别区
                 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是形势所逼 日做贼心虚
                 英军高官支持日应对中国防空识别区 中英或硬碰硬
                 美国对中国防空识别区态度令日本感到慌乱无助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