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二炮某部大力科研创新 30多项革新成果被上级推广

2013年12月17日 11:14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第二炮兵某部素有导弹部队“游牧部落”的美誉。近5年来,由于国防通信工程施工需要,部队官兵经常征战东西、鏖战南北,转战大山深处、荒漠戈壁,无论走到哪里,遭遇何种困难,该部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攻克国防通信施工难题的引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施工奇迹,先后有30多项科研革新成果被上级机关推广,连续多年被二炮评为“国防施工先进单位”。

  观念一变天地宽

  前不久,该部钻探分队官兵闻令出征,进入大山腹地,对某阵地实施馈线钻孔作业。与以往不同的是,笔者看不到官兵砍青修路,通过手抬肩扛将数吨钢管和钻机运上山顶的热闹场面。部队长田昌炎介绍说,传统的施工模式已经被现在一种新的施工方式所替代。

  要改变数十年的施工模式,难度可想而知。3年前,当工程师韩召业把这一想法与部队领导进行探讨时,立即得到了部队领导的大力支持,并共同研究革新方法,设计馈线钻孔垂直式钻机,大胆推行这一新的钻探施工模式。结果,效益立竿见影,大获成功。

  该部领导说,眼前这个阵地的馈线钻孔约100多米高,采用自上而下的施工模式需要30人的钻探分队一个月才能完成,现在运用自主研发的馈线钻孔垂直式钻机实施自下而上施工,10名官兵3至4天即可完成,成孔率在95%以上,钻孔位置达到100%符合设计要求,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发明创造攻难题

  去年5月,大漠黄沙漫天。该部光缆线路施工分队首次进入戈壁施工。

  “在大漠戈壁进行通信光缆线路施工,首先要破除传统的施工模式,减少风沙带来的重复劳动,做到沟渠开挖、放缆、回填一起完成。” 总工程师林仁平经过多天的观察,率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时,他和科研骨干同时盯上了停在工区的一台推土机。韩召业连夜拿出技术革新方案,对这台推土机进行技术改造。很快,一个名为“大刀式光缆线路敷设机械”的革新成果在大漠深处呱呱坠地。

  该设备利用推土机作牵引,带动光缆线路开挖刀,在土质或沙砾地段上拖出一条1.5米深、3厘米宽的地缝,官兵将光缆从开挖大刀后方缆管放缆入地,实现开挖、放缆、回填一气呵成。

  技术革新创奇迹

  7月江南,稻穗扬花。该部二级军士长邱军辉面对眼前近百米宽的公路和稻田,心里没有发怵,他和战友将用一种特殊工具——“气动式手持过路地钻”,在不动一禾不毁一砖的情况下,从公路和稻田下面钻通一条光缆线路,完成国防通信线路作业。

  “没有‘过路地钻’这项技术之前,对公路和稻田处的光缆沟开挖都是从表面切入,不但损路毁田、费时费力,而且效率极低。”有着十几年国防通信光缆线路施工经验的邱军辉告诉笔者。

  去年9月,部队领导亲率科研小组多方考察调研,日夜攻关,成功研制出一种完全代替价格昂贵的“遁地穿梭矛”技术的“气动式手持过路地钻”。

  这一新技术诞生后,国防通信施工的奇迹也随之出现。笔者在施工现场看到,邱军辉用“手持气动式过路地钻”从田坎下方选准的打眼处用力钻去,泥浆和石粉不断从钻头四周涌出,30分钟后,地钻顺利从稻田和公路下面穿过,稻田和公路则毫发未损。该部政委刘明柱告诉我们:“‘气动式手持过路地钻’的最大特点是安装简便、操作简单,而它的施工效率则是进口‘遁地穿梭矛’的6倍以上。”(严正林 骆朝文)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