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人忆焦裕禄:捋起裤腿走进地里刨坑抢栽红薯

2014年03月20日 09:34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老人忆焦裕禄:捋起裤腿走进地里刨坑抢栽红薯
姚留学(左一)深情讲述焦裕禄的故事。  袁青飞摄 

  编者按

  今年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17日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

  记者沿着焦裕禄当年查风口、治沙丘、除内涝的足迹,寻访焦裕禄昔日深入基层与群众血肉相连、同甘共苦的动人背影,感悟一名共产党员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反思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旨在传递生生不息的精神圣火,激起见贤思齐的思想共鸣,挑起无愧人民的时代担当。

  本报从今日起将刊发系列现场见闻,敬请垂注。

  一场春雨洗过豫东大地,乍暖还寒。笼罩在烟雨氤氲中的河南省兰考县一派宁静安详。

  3月19日掌灯时分,记者踏着一路泥泞,来到当年被焦裕禄树为“四面红旗”之一的红庙镇双杨树村,夜访50多年前曾与焦书记多次接触的古稀老人姚留学。

  “这两天,听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兰考看望群众、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的消息后,村里人像过年一样高兴!”迈进老人位于村东头的农家小院,映入眼帘的是堂屋墙上一幅焦裕禄画像,灯光下焦书记清瘦的脸庞令人肃然起敬。

  “俺天天看着焦书记,就跟一家人一样!”老人的思绪回到51年前的6月下旬的那个下雨天——

  村里组织社员抢栽红薯,俺年龄小,只负责在垄上丢红薯苗。快晌午时,有两个骑自行车的人来到地头,鞋一脱,光着脚,捋起裤腿,走进地里就刨坑栽红薯。

  “小伙子,你知道怎么栽效果好吗?”那位穿着破旧中山装的中年人问。俺抬头回了一句:“俺光负责丢,不管栽。”那人笑笑,拍了拍俺的肩膀。一个时辰后,他俩栽完就走了。二叔姚鸿杰对俺讲,那位中年人就是县委书记焦裕禄。当时大家都挺纳闷:县委书记咋与普通老百姓一个样子?

  让姚大爷终生难忘的是第二次见面,那是当年寒冬腊月的一个风雪夜。焦书记带领县委委员到兰考火车站查看灾民逃荒情况。站台上大雪纷飞,候车室里挤满了准备背井离乡逃荒求生的灾民。焦书记沉重地对县委委员们说,党把这个县的36万群众交给我们,不能带领他们战胜灾荒,我们应该感到耻辱和痛心啊……

  随后,他噙着眼泪不停地向乡亲们鞠躬:“大家是被灾荒逼走的,真对不起你们哪!我们很快会用热炕头、白面馍馍把你们接回来的!”

  这群逃荒者中就有姚留学。半个世纪以来,每每想起焦书记的这番话,老人就眼睛湿润,心如针扎。

  “应当愧疚的不该是焦书记,而是我们兰考老百姓!”老人向记者介绍:1966年2月26日,焦裕禄的灵柩从郑州运至兰考,街上数万群众披麻戴孝,齐刷刷跪倒一地,很多人退一步叩一个头,说焦书记是为我们兰考人民累死的,俺们对不住你!

  此后多年,兰考人民一提及焦裕禄这三个字,就伤感,就落泪。

  说到这,姚大爷用衣襟擦拭着眼角,哽咽地说:“人家是县委书记,还有病,放着好日子不过,来陪咱农民受那么多罪。他走得太早了,当初栽下的树苗没有机会看到长大,种下的小麦连一碗面汤都没有喝上!”

  交谈中,姚大爷把记者领到他家后院,这里有一处破旧的房舍,当年焦裕禄多次走进这间老屋,曾愧疚地对乡亲们说:“你们日子这么难,我心里真过意不去!”

  在这间破屋里,焦书记多次和群众商量如何走集体经济、自力更生的路子。后来,双杨树村村民用卖鸡蛋、卖猪的钱买来牲口、种子,日子逐渐好起来,焦裕禄将该村作为农村实施集体经济的榜样树立起来,并称之为“双杨树的道路”。而今红旗不倒,他们利用邻近县城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发展民间贸易,村民们逐步过上了富裕生活。

  这些年来,姚大爷家的院子历经4次翻新,盖起了两层小楼,但唯独把这间老屋保留了下来。儿女们曾劝他把老屋拆了,还能扩大些住宅面积,可老人坚决不同意:“焦书记当年在这间屋里,见砖坐砖,有石坐石,和老百姓打成一片,留下这间老屋,就是要留下对焦书记的念想!”

  谈到这里,老人脸上又带着一丝愧疚:“焦书记要是能活到今天该多好呀!福都让俺享了,罪却让他受了!”

  和记者一同前来的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刘运良感触颇深:“是否有愧疚感和欠账感,说到底是对群众的感情问题。当前少数干部为群众办了一些分内之事,就以父母官的姿态让群众感恩,拿焦裕禄的‘愧疚感’这面镜子照一照,这种可怕的角色错位应当引起我们反思和警惕!”

  夜访农家,一身愧疚。和姚大爷道别后,记者思绪万千,感到前行的路还有很长,很长……(特约记者 魏联军 通讯员 白江民 袁青飞)

  记者感言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习总书记在此次兰考调研中,曾动情地吟诵自己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填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焦书记的景仰之情和对群众的关切之意。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作为月拿国家俸禄、日食人民米粮的共产党人,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愧疚之情、自责之心,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公仆情怀和责任意识。走群众路线,要切实把这种“愧疚感”转化为亲民爱民为民的不懈动力,要像焦裕禄那样牢记民心不敢忘、民意不敢违、民怨不可积,以此增强自警、自省意识,长此以往,“愧疚感”定能换来群众的满意度。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