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军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勇于到中流击水

2014年08月06日 08:37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到中流击水”是毛泽东青年时期写的著名诗篇《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习主席在谈到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问题时,反复强调,“要到中流击水”。习主席的这一要求,寓意丰厚,内涵深刻,需要我们深刻学习领会,自觉运用于实践。

  到中流击水,是破解军队建设深层次矛盾问题的现实召唤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和军队改革历经风雨,已经走过30多个年头。上世纪80年代,在邓主席的领导下,我军紧紧围绕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把指导思想由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建设的轨道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裁减军队员额一百万;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大批培养军事人才,不断加强正规化建设等。进入90年代到新世纪初,在江主席的领导下,我军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从应对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走机械化与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道路;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先后裁减军队员额70万,进行兵役制度、军官服役制度、作战指挥体制和以三军联勤、社会化保障为重点的后勤改革,推动军队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此后,在胡主席的领导下,我军紧紧围绕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和有效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积极推动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组织体制和军事管理创新;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深化军队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调整改革,积极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推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型;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建设现代化的陆海空、第二炮兵和电子信息装备体系。30多年来,我军的改革不断深化,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也要看到,我军正处于机械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阶段,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和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领导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不够健全,力量结构不够合理,政策制度改革相对滞后。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制约了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

  “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就是“深水区”,就是改革这条大河的“中流”地带。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堤岸”站着“观水感叹”不行,在“浅滩”徘徊“趟水戏水”也不行。“到中流击水”,就是要彻底击碎阻碍军队建设发展的暗礁路障,把我军的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缩短我军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之间的差距,完成我军的现代化转型。因此,虽然“到中流击水”风险多多,但是我们必须鼓起勇气去完成这“惊险的一跳”。这是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是我们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是时代的紧迫呼唤。

  到中流击水,是一种基于对历史机遇清醒认识的自信抉择

  “中流”水深浪涌、风大流急,是常人难以驾驭的。因此,“到中流击水”,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情。但是,改革同任何事物一样,风险与机遇是并存的。挑战风险,是为了抓住机遇。如果没有机遇,只有风险,“到中流击水”就成为一种鲁莽的冒险。

  习主席对于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机遇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把握,深刻指出,全党全国人民的关注支持,全军上下的期望和呼声,我们多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和对一些重大改革问题的共识,以及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发展,这些都为我军深化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习主席指出,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势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军兴军的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不能错过。他反复强调,我们要抓住当前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把我军建设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威武之师,努力夺取我军在世界军事竞争中的主动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辩证地认识我军深化改革所面临的环境和形势,既要清醒地看到改革存在的诸多风险,搞好各项改革的论证评估,使改革稳妥推进,同时也要看到改革的诸多有利条件,从而坚定信念,增强信心,以敢闯、敢试的干劲和勇气面对挑战,自觉自信地“到中流击水”,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航船开辟和拓展更加宽阔顺畅的航道。

  到中流击水,是一种奋不顾身投身改革洪流的担当精神

  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勇于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习主席要求领导干部“要主动到条件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破解难题,努力在实践中练本领、长才干,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中流”,就是“条件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到中流击水”,就是“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这是当代革命军人投身改革洪流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

  有人说,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这是因为,几十年的改革下来,容易改的大都改了,留给今天我们改的,大都是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在这些“障碍”、“矛盾”和“问题”的背面,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与改革严重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利益固化的樊篱。打破这些“观念”、“方式”和“樊篱”,不会轻而易举,一蹴而就,而要经历一场场复杂尖锐的斗争,需要树立攻坚克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需要有挡潜流、战恶浪的思想准备和果敢行动。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到中流击水”的精神,就是邓小平同志所提倡的这种“闯的精神”、“‘冒’的精神”,一种奋不顾身投身改革的担当精神。没有这样一种精神,改革要想成功,难矣哉!

  到中流击水,是解决军队建设错综复杂矛盾问题的科学方法

  习主席提倡的“到中流击水”,不仅是一种现实呼唤,也不仅是一种担当精神,而且还是一种引领改革成功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在众多矛盾存在的情况下,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正如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的:“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矛盾,如果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主要矛盾规定着事物的性质,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一条河流有“支流”有“中流”,“支流”是次要矛盾,决定河流走向的是“中流”,“中流”是河流的主要矛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军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任务,这就抓住了当前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牵住了深化改革的“牛鼻子”。习主席要求我们到深化改革这条大河的“中流”击水,就是要求我们在改革中不能避难就易、避重就轻,而要以敢于啃硬骨头的精神,着力解决体制、结构和政策制度这些主要矛盾。只要体制、结构和政策制度这些主要矛盾解决了,我军建设才能击退重重逆流,赢来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局面。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 执笔:周培清)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