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巴基斯坦陆军“团队精神”竞赛:中国代表队经历了什么?

2017年04月12日 19: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巴基斯坦陆军“团队精神”竞赛:中国代表队经历了什么?
    中国参赛队员正在接受情况研判考评。 魏巍 摄

  中新网兰州4月12日电 (孙利波 李审荣)在第二届巴基斯坦陆军“团队精神”国际竞赛的赛场上,中国代表队以顽强的毅力、拼搏的精神、灵活的战术处置,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课目的考核。

中国参赛队在竞赛开始前合影。 程烨 摄
中国参赛队在竞赛开始前合影。 程烨 摄

  武装泅渡课目对组长刘近来说记忆犹新:“这个课目有太多想不到。”本来根据竞赛细则是白天泅渡,可当天临机调整到了晚上。夜间泅渡,意味着手语失去了作用,为了防止被“敌人”发现,不能喊话,只能通过荧光棒传递信息。

  当天,横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宽约150米的湍急河流,一名队员试着向水中扔了一根粗树枝,转眼就被浪花淹没。水流太急,携带的绳索只够直线抵达河对岸,必须想办法直线游过去才行。刘近派2名队员下水,一个负责“开浪”,一个负责带绳索。

  2名队员正要脱掉外套,巴方裁判却要求必须穿着迷彩服过河,理由是战场上要随时保持战斗状态,过了河再穿衣服会影响投入下一场战斗的时间。

中国参赛队正在进行10千米负重越野。 魏巍 摄
中国参赛队正在进行10千米负重越野。 魏巍 摄

  队员林治世水性较好,率先下水,采取蛙泳的姿势,每次向前游的同时,双手尽可能地用劲将浪花拨开,为后面的队员减小前行的阻力。宋振海紧随其后,带着腰间的绳索缓慢向前“蠕动”。

  越往河中心,水流越急。林治世回头望了一眼,发现他奋力划开的浪花转眼就被另一个浪花淹没,宋振海前行地非常缓慢。来不及多想,他迅速转身,换成自由泳,帮着队友拽着绳索前行。与此同时,岸边的6名队员将背囊等装具放进自制防水袋里。

中国参赛队正在进行敌情研判。 魏巍 摄
中国参赛队正在进行敌情研判。 魏巍 摄

  近15分钟后,林治世和队友终于游到了对岸,两人合力将绳索固定牢靠,持枪警戒。对面焦急等待的队友赶紧下水,拖着沉重的战斗装具,沿着绳索向前泅渡。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丛林行军,为了防止被“敌人”发现,按照巴方裁判要求不能走现成的路,队员只能在荆棘中开辟通路秘密渗透,胳膊上、腿上被划出细密的伤痕。在国内备赛期间,夜间渗透往往会休息1到2个小时,可在竞赛期间,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各个点位,队员们没有专门的睡觉时间,全时处在高度戒备状态中,精神高度紧张,一方面抓紧时间赶路,一方面预防可能出现的敌情。

  在战场上,任何遗失的物品都会成为暴露行踪的依据。在3天2夜时间里,中国队随身携带一个黑色塑料袋,所有的食物包装、生活垃圾全部装进袋子,人员的粪便也会就地掩埋。这个细节处理让巴方裁判直呼“专业”。

  在领队王炳军旅长眼里,这次竞赛的最大收获不是一枚枚金灿灿的奖牌,而是对战术训练在实战化训练中地位的深层认识。竞赛归来,王炳军立刻会同作训部门,正在将这次竞赛的收获、反思写成报告,及时提供给上级参考;参赛的8名队员也被安排为教练员,向全旅所有连队授课,在全旅范围内传授竞赛场上收获的战术思维。(完)

【编辑:姜贞宇】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