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救灾战士忆玉树地震:至今我仍存着孩子们的花名册

2018年11月19日 00: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客户端玉树11月19日电(杨雨奇 齐明宇)地处海拔4200米的青海玉树,2010年4月14日发生7.1级地震。八年过去,玉树已换新颜,新的村落拔地而起,学校与房屋悉数建成。

  玉树新面貌的背后,离不开无数救灾英雄的奉献。其中,武警青海总队玉树支队的官兵,作为第一支到达救灾现场的部队,更忘不了地震发生后,那些笑中带泪的救灾故事……

群众为救灾战士递上矿泉水。武警玉树支队 李大龙 供图
群众为救灾战士递上矿泉水。武警玉树支队 李大龙 供图

  帐篷里的教室:我一直留着孩子们的花名册

  时任武警玉树支队三中队指导员的王国营,是当时参与地震救援的战士之一。但除了抗震救灾之外,他还有另一份“工作”——老师。

  经过7.1级强震的冲击,玉树陷入“瘫痪”。道路损毁,房屋倒塌,民众失去家园,孩子失去了学校……救援刻不容缓。

  搭建帐篷,成了武警青海总队玉树支队救援工作的重点。支队在军营的空地为受灾群众搭起了居住帐篷,并在地震发生不到一周内,为失学的孩子们办起了“爱心帐篷学校”。

  开学后,王国营就成他们的老师。

  实际上,王国营要负责的工作,并不仅是教孩子们读书写字。他的教学任务除了指导孩子们正常的文化课学习;还要为受灾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消除恐惧心理;并且在生活上保证这些孩子有衣服,有文具,有饭吃。

  并没有教学经验的王国营,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帐篷小学的情况,特意制作了一个花名册。这个花名册详细记录着帐篷小学里30多名学生的个人信息,他说:“我要知道他们的情况,才能教好他们。”

  时间已过去八年,说起“当老师”的日子,王国营很是怀念。他还记得在课堂上,为了鼓励孩子们重塑生活的信心,他在黑板上用汉语和藏语两种语言写下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借着这八个字,王国营告诉灾区的小孩:“别怕,你们的身后还有我们。”

  实际上,加入到帐篷学校的人员远不止王国营一人,不少部队人员的家属,也都主动走进教室,义务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做心理调节。

  如今,帐篷学校已经没了,新的校区也都建起来了,但王国营老师的名字却留了下来。

  在帐篷小学读过书的才文拉毛,至今见到王国营还是会叫一声王老师,如今已成了孤儿的他,把部队当成了自己的家。“我放假了就到部队里来,我想来看这些帮助过我的军人,我想来看王老师。”

  此外,自帐篷学校以后,考虑到孤儿生活困难的情况,支队党委设立了孤儿慈善基金会,长期资助10名震后孤儿至今,累计资助金额13万余元,为孩子们的读书和生活提供了保障。

官兵在营地与灾民共同吃饭。武警玉树支队 赵飞 供图
官兵在营地与灾民共同吃饭。武警玉树支队 赵飞 供图

  帐篷里的小家:12平米的帐篷,我们住了两年半

  地震时期搭建起来的帐篷,成了孩子们的教室,也成了很多人临时的家。这里有孩子们读书写字的身影,也有妻儿盼丈夫归家的深情。

  武警玉树支队的参谋任炳勤,和爱人结婚已经有些年头。但说起结婚后的生活,任炳勤的爱人觉得最委屈的,就是听到丈夫要出任务。“他们的工作特殊,不可能提前告诉去干什么,有时候要走好几天,我也不敢打电话,就只能在家里等着。”

  但因为那一场地震,这两个不常见面的夫妻,却终于有机会住在一起。

  任炳勤和爱人婚后的小家,并不在部队附近。过去,任炳勤只能在没任务时,才能赶着节假日回去一趟。而爱人工作的地方更是遥远,平日里两人要见一面可谓不易。

  地震之后,爱人出于工作需要,才跟随单位来到了玉树灾区。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自己的小家已经没有办法住人,来到部队后,也没能住进部队搭建的板房。唯一能“收留”他们的,只有在部队里一间12平米的帐篷。

  住帐篷的日子,要从2010年7月算起。说起帐篷里的生活条件,任炳勤记忆犹新:总共就12平米,一个炉子,一张床,一个桌子,一个小小的布衣柜,就是全部家当了。

  住了没多久,帐篷就变得破旧不堪,东补一块,西补一块,夜里帐篷的门也拉不严实,蚊虫和高原的冷风透着缝隙就都进来了。

  更糟心的是,帐篷旁边因为都是菜地,到了晚上睡觉,周边的牛羊、野狗,就在帐篷旁边蹲着,有时任炳勤的爱人一不小心蹭着帐篷,就能摸到这些动物的屁股。

  此外,老鼠也是帐篷里的常客,任炳勤说,我们睡觉的被子里,几乎每天都能跑出老鼠来。而因为这些“动物”常客们太多,任炳勤的爱人在夜里总也睡不踏实,稍有动静就会醒来的毛病,至今也没能调整过来。

  而这样的生活,整整持续了近两年半的时间。直到2013年,部队新建的板房搭建完成,夫妻俩才从帐篷搬离,住进了像样的房子。

  实际上,部队里患难情深的故事并不少见,铁血男儿在任务面前,总是把自己的“小家”放在身后。

  2010年4月24日,本是支队三中队班长苏杰结婚的日子,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了他的计划。由于需要抽调人手前往支援灾区,苏杰不得不电话通知家里,婚期需要推迟。而这一推迟,就是两个月的时间。

  一中队指导员习锋,他的爱人当年6月15日预产,也没能让他抛下任务离开战场。他说:“一天看不到受灾群众住进新家园,就一天不安心。”

  “看着自己的丈夫没时间陪自己,总是把任务放在首位,谁都难免觉得委屈。”任炳勤的爱人说。但当问及是否后悔这段婚姻时,她坚定地摇了头。

  “军装穿在身上,责任就在身上,我守护者他,就像他守护着玉树一样,我们都希望故乡能变得更好,因为我们都爱脚下这片土地。”她说。(完)

【编辑:张楷欣】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