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突击36小时

2019年07月22日 10:09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突击36小时

  盛夏,热浪炙人。而火箭军某基地深山演兵场却另有一番景象。

  清晨,大雾弥漫。白茫茫的雾霭锁住了高原苍茫的群山、溪谷,能见度只有七八米。气温骤降到八九摄氏度,洗尽夏日的炎热,让人感到清爽舒适。

  此时,这座神秘军营正在酝酿着一场由近百名旅团主官和参谋人员为主角的军事大比武……

  一

  随着一阵阵汽车马达声,几台军车呼啸而至,一群全副武装的军官呼喊着气冲云天的口号,径直跑到比武检录处。走近细看,哇!全是基层部队独当一面的旅长、团长和政委以及参谋人员。从他们紧锁的眉宇和凝重的脸庞上,可以感受到“大战”在即的紧张、挑战。因为这次比武非同寻常,没有题库、没有预演,完完全全是无预告、无范围、按“实战预想”的真刀真枪比拼,尤其是不分军事、政工岗位区别,在同一平台上比技能、亮剑法,排出指挥打仗的名次顺序,让“优者”披上能谋善战的荣光,“劣者”戴上能力素质不足的“紧箍咒”。这些平时叱咤风云的掌兵人,收起往昔威严高深的目光,平心静气地接受考验,倒逼着自己练谋略、练指挥、练打仗,给部队练兵备战淬火加钢。

  比武传统课目是按图行进。考核组给每位比武人员发放拥有6个点位的坐标任务卡片和一张军事地形图,让他们在地图上标定坐标,负重在陌生地域寻找6个任务点位。时间是 2个小时。

  在浩瀚军史中,我军徒步奔袭有几个经典事例。比如长征期间飞夺泸定桥,红军一军团第2师第4团,一昼夜徒步飞奔120公里,平均每小时急行军5公里山路。再比如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一个野战军20小时急行军120公里,平均1小时奔袭6公里,取得了清风店战役的胜利。而这次单兵按图行进比武,与战争年代相比,行军总里程少多了,但行军速度却比较快,必须每小时行军七八公里,才能在允许时间范围内到达终点,否则成绩就是零。

  “啪”的一声发令枪响后,第一组人员快如脱兔般消失在白茫茫的雾色之中。对于某旅旅长李俊来说,按图行进驾轻就熟。他经历过作训参谋、作训科长和处长岗位的历练,对军事地形图了如指掌。地图上每个符号、每个线条、每个标识,在他脑子里可以迅速转换为高山、河流、公路、村镇等,在眼前形成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大自然画卷……只见他一边在山路上快步急行军,一边掏出地图瞟上几眼,核校自己的行进方位和路线,确定路边的景物与地图上的标定物高度吻合,他内心不由得涌上一种兴奋、自信,好像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他最终以88分钟时间到达终点,成为最快完成按图行进课目的旅团主官。

  然而,对于个头不到一米七、体重不足60公斤的团政委石祖明来说,则是另外一番情形了。多年从事政治工作的他对学用军事地形图也很用心,把驻地的地形地貌丈量了个遍。可面对这里陌生复杂的环境,再背上20多斤重的负荷,他显得有些吃力。石祖明边急行军边适应,在脑子里逐渐缩小军事地形图与自然环境的差别。可是一念之差,前两个点位已擦肩而过了,在惊愕中他额头渗出了一排冷汗,心里不由得有点慌乱,但在忐忑中总算顺利找到第三点位。

  时间如金,不可后退,只能向前、再向前!石政委翻过一座高山、蹚过一条河流,裤腿鞋子全都湿透了,冰凉的泥水浸泡着双脚,左小腿突然出现痉挛,一下子摔倒在山坡上。但他无暇顾及疼痛,咬紧牙关站了起来,继续向前,一鼓作气陆续找到了其他点位,顺利完成了打卡程序。此刻,距离终点大约还有3公里,而时间仅剩下20多分钟,也就是说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终点,否则就前功尽弃、劳而无功。

  面对体能极限的挑战,石祖明奋力加快了前进步伐,向终点发出决战的快速冲刺……当冲到终点时,他终于赢得了对于他来说最理想的成绩。

  二

  实战标准是最高标准。

  高强度按图行进课目后,大家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稳稳神,“嘟嘟嘟——”的哨声又响了。队伍迈着铿锵的步履走向手榴弹投掷、战场救护、指挥通信、核生化防护、手枪射击等5个课目的比武场。

  这时,微微的山风已将雾霭吹散,太阳高悬头顶,像一个巨大火球,喷射出火辣辣的光芒,也有了新疆“早穿棉袄午穿纱”的浪漫。

  而严酷的考验让主官们怎样也浪漫不起来。在手榴弹投掷中,平时训练时的徒手投掷变成了实战情况下的全副武装投掷。对于身材魁梧的某团政委刘哲来说,投弹本是他的拿手好戏,一甩胳膊起码是60米开外。可在20多斤重的装具束缚下,他试投了两次均没突破30米,心中着实苦恼:这样的成绩如何向战场交卷!

  刘政委只能逼着自己“挖潜”了,先将背包带松一松,获得身体局部短暂的宽松,再做一套胳膊伸展运动,活络身体,激活肌肉机能。随后,他手持一枚手榴弹,扯开嗓子大吼一声,投出了41米远的成绩。这是一个不错的示范,其他人似乎也受到启发,像他一样助跑、扭腰、甩臂,爆发出最大威力把手榴弹投向远方。

  手枪射击设置在了一个绿色环绕的山坳里。午阳斜照、大地生烟,地表温度高达近50摄氏度,犹如滚烫的地火。随着考官的统一号令,比武者到达百米开外的指定位置后,立即进行立姿射击,必须在3分钟内完成5发子弹的射击任务。

  “砰砰砰……”的枪声此起彼伏,枪管里一闪一闪冒着火焰,丝丝硝烟袅袅飘出,在烈日照耀下绽放出幽幽光泽。手枪射击是旅政委张芳辉的拿手好戏,曾打出5发子弹48环的好成绩。但此时非彼时,连续几个课目比拼下来,身体已疲劳至极,双手似乎不听使唤,有点颤抖……他努力气沉丹田、放松手臂,用右眼瞄准靶心,迅即连续扣动扳机,来了一次快速连射,子弹在靶子后面的土墙上打出了一朵朵“土花”。

  自动报靶器报出了41环的成绩。对于张政委来说,这个成绩不算特别好,但因为带实战背景、按实战要求的快速射击提升了射击难度,无疑也增加了成绩的含金量。

  三

  中军帐锤炼胜战思维。

  如何让旅团主官胸中韬略丰富起来、指挥思维厚实起来?考核组专门设置军事理论质询答辩比武课目,考察指挥员作战运筹能力和特情临机处置本领。

  比武现场,3名电脑系统操作员严阵以待。场内悬挂着“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的醒目标语,极具视觉冲击力。这句10个字的哲理名言,是刘伯承元帅在上个世纪50年代出任我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时,谆谆告诫全军高级指挥员的,这也是刘伯承基于20多年血与火战争洗礼的内心感悟。考核组将其布设在比武场上,是告诫、警示还是提示、要求?

  透过时空隧道,仿佛看到那束战场制胜的犀利目光,看到刘伯承伫立在抗日敌后根据地、巍巍大别山、淮海前线眺望战争风云,凝神思索战争的神秘诡谲……此刻,中军帐内稳坐着7名军师团领导组成的考官方阵。他们一个个正襟危坐、目光炯炯,每个人的脑子里存储着部队备战打仗的剑胆、剑气、剑法,每位考官都可能成为一处“雄关险隘”,逼出一条“锦囊妙计”。

  比武内容首先讲述部队作战方案及要点关键,而后随机抽点两名考官提问,精要答辩处置方案办法。7名考官依据综合情况进行打分,评判出比武成绩。

  尽管每位旅团主官的陈述都经过深思熟虑,但考官们一个个直击要害的追问、叩问、反问,犹如寂静的潭水中投入一块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给予参考主官强烈的冲击。某旅旅长丁立虎在作战方案陈述中,对参加力量的精确化编组和精准化行动的设想相对粗疏,考官盯着此“薄弱点”步步追问,让他脑门直冒冷汗,高度紧张了一阵子。某团团长王文清讲述防护力量与兄弟部队联合作战样式,重视“平台联”“信息联”,而忽视了“要素联”“全程联”“保障联”。考官对“联深、联全、联细”层层深入、抽丝剥茧,把“联”的迷雾渐渐驱散,让“联”的本质露出全貌……

  比武在考核与被考核的思维、理念、战法碰撞中,将研究指挥、研究战争的目光投向远方,似乎站在了未来信息化战场的制高点,捕捉到了一束束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光芒与元素。

  四

  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窝。

  如果说体能、技能的比拼是旅团主官基本功的话,那么比谋略、比筹划、比指挥,以及用平台、用系统、用软件就是比武的“重头戏”,也成为每位旅团主官“浴火重生”必须闯过的娄山关、腊子口。

  深夜,深山军营的热浪已散去,万籁俱寂,如银的月光营造出宁静的夏夜之美。而参加比武人员的房间灯火通明,有的在电脑前熟悉军用地图标绘,进一步掌握指挥平台、系统和软件;有的在部队作战方案里汲取灵感,力求吃透制胜机理和内在逻辑;有的在研究作战运用的特情、险情、危情,开动脑筋寻找最佳对策……

  圆月从天空的东边游移到了西边,给树枝倒影下了修长的身影。旅团主官们依然在挑灯看剑、摆兵布阵。因为他们崇尚在运筹指挥中下硬功、扎硬寨、打硬仗,以勤学苦钻提升指挥本领;而且他们把比武看成真打实备的“预演”,力求创最佳争第一,不负岗位职责所托。

  果不出所料,当翌日早晨的暖阳洒满演兵场时,他们毫无疲惫之态,一个个精神抖擞、信心满满地走进了中军帐,脸上写满了激情与豪迈、信心与希望……

  比武课目仍然是随机抽取确定,让比武人员以某旅旅长角色想定作业,手工书写指挥员作战指挥决心,电脑绘制兵力部署和作战态势图,设计部队11天的作战流程安排。比武时间是9个小时,以不间断连续作业完成。

  这是一场智慧与谋略、意志与力量、视野与能力的综合比拼,智者见智、勇者见勇。大家在各自“战位”上,思维纵横驰骋于战场指挥的深层机理之中,全方位、多领域、各要素缜密思考、精准筹划……

  连续在“战位”紧张奋战9个小时后,旅团主官们定下的作战决心、绘制的作战态势图,各具特色、各有优长,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不同方式、不同招数塑造战场、设计打仗,在中军帐里演绎出一个个出奇制胜的高招、绝招、妙招,让指挥打胜仗的方式耳目一新,令人兴奋。之前人们并不看好的某团政委冯亚斌,力克群英、脱颖而出,超越所有比武主官,最终成为作战筹划比武场上的“黑马”,格外引人注目。

  持续36小时的比武较量激发出了巨大的创造性、超越性,让指挥员提升了指挥本领,也让战场制胜因素变得丰盈起来。当然,这只是打仗前的“预演”,最终的试金石还在未来战场。

郭振建

【编辑:姜雨薇】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