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
中新网分类新闻查询>>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大观>>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科大教授在量子信息实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图)

2003年05月23日 09:36

潘建伟博士。新华社图


5月22日,英国出版的国际最权威的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以封面形式报道了潘建伟博士最近在量子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并发表了他撰写的题为《任意纠缠态纯化的实验研究》的论文。 (新华社图)

  中新网5月23日电 5月20日,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博士在奥地利维也纳多瑙河畔的实验站演示了量子纠缠态远距离分送。这也标志着中国学者在量子信息实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据新华社报道,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从事合作研究的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博士及其同事,最近在量子纠缠态纯化的实验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英国《自然》杂志22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题为《任意纠缠态纯化的实验研究》的论文,潘建伟是第一作者。

  为了进行远距离的量子密码通信或量子态隐形传输,人们需要事先让距离遥远的两地共同拥有最大量子纠缠态。然而,由于存在种种不可避免的环境噪声,量子纠缠态的品质会随着传送距离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差,这导致量子通信手段目前只能应用在短距离上。此外,量子纠缠态的纯化在可容错的量子计算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纯高品质的量子纠缠态是当今量子通信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2001年春,潘建伟教授与其合作者曾意外发现了利用现有技术在实验上可行的量子纠缠态纯化的理论方案,并于当年4月28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潘建伟和同事们最近终于在实验上成功地实现了高精度的纠缠态纯化。这项研究成果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在远距离量子通信中由退相干效应带来的困难,而且也将极大地推动可容错量子计算的实验研究。

  《自然》杂志审稿人称赞潘建伟等人的论文“构成了量子信息实验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进展”,“首次令人信服地在实验上证明了量子信息处理中任意未知的退相干效应是可以被克服的”。为体现对这项研究的重视,《自然》杂志同时以封面及新闻与评论的形式报道了这项研究成果,而全世界每年只有大约3至4篇重要的物理学论文被《自然》杂志以封面形式发表。

  今年43岁的潘建伟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1999年获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在量子物理学及量子信息学实验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瞩目的研究成果。1999年,潘建伟关于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实现的论文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这一重要事件当年年底又被中国科技部评为“1999年度中国基础科学十大新闻”。


 
编辑:宋方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