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2月23日 星期一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中新百货 |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鲁迅给了我一个祖国!”

2004年02月23日 14:25

  “鲁迅给了我一个祖国!”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在日前浸会大学举办的“鲁迅节座谈会”上表示,是鲁迅令他从小就认定中国内地是自己的祖国。

  陈映真是在鲁迅去世后的一年,即一九三七年出生。父亲热爱中国文学,他从父亲书房的隐蔽处发现了鲁迅的《吶喊》,从此便爱不释手,这本书更成为了他思想的启蒙。

  他说:“鲁迅作品虽描写中国的落后与黑暗,但全是出自他的关怀和热爱,使我从小就认识到中国内地是自己的祖国,我不会像主张台湾独立的人,嘲笑她的落后、贫穷,虽然鲁迅作品中有很多的讽刺,但比讽刺多好几百倍的,是他对人民的感情和爱护。因此,我从小就笃定这国家是我的,我要爱护她。鲁迅给了我一个祖国。他影响着一个隔着海峡、隔着政治,偷偷地阅读他著作的一个人。”

  陈映真今次来港,能与影响他一生的人物的儿子见面,于是更感激动。

  今年已七十岁的周海婴,是鲁迅的独生子,他回忆起父亲生前的印象时说,鲁迅就像每一个父亲,对孩子一样慈爱和照顾周到。小时候周海婴有气喘病,发病时,父亲会给他敷药、喷药。周海婴又说,父亲从不会每天强迫他做功课,或给他很大压力与要求。“印象中,每天上学时,父亲还在睡觉。父亲到中午才起床,看些报纸,与客人交谈,晚上吃完饭后思考一会儿,到夜阑人静的时候,他便写稿,一直写到天亮。”鲁迅一九三六年去世时,周海婴只有七岁。此后,他与母亲许广平就在政治的动荡不安中生活。不论是抗日时期的日本人及之后的国民党,都想从母亲身上获取共产党人的资料。她母亲甚至曾被日军拷打用刑。也因此,周海婴于一九四六年被送到香港,在培侨中学读过一年书。“文革”时期,父亲的手稿被“四人帮”抢走,母亲焦急如焚,于一九六八年去世。周海婴说:“我就是生活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环境里,那时并没意识父亲是怎样伟大的人,这是在后来才慢慢知道的。”

  他认为,父亲的贡献,除了是推行提倡白话文,开创文学的新纪元外,还有他博爱的精神,他忧国忧民、敢爱敢恨,并为启蒙青年人“俯首甘为孺子牛”。

  陈映真和周海婴在响应读者提问时,都谈到虽然鲁迅是伟大,但不可把他神化。他说的不是“定理”,而是他在那个时代的环境的一些看法,使用了可能现在看来是偏激的话,是很自然的。

  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孙郁,则把研究鲁迅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他认为阅读鲁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看懂他的人,也要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来源:香港大公报、作者:钟丽明

 
编辑:金秋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